遇流感集中暴发期,儿童医院堪比节假日的旅游景点,全家几代人不惜一齐上阵,排上4到6个小时的队,就为了给孩子看个发烧感冒。人们常抱怨看病难,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带孩子看病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医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钱渊表示,儿科床位数不足,儿科医生不足且仍在大量流失,一旦放开二胎,儿科医生的培养速度不可能有生孩子快。
亲历
医院条件太差 脸面上挂不住
“早上我们在去往人民大会堂的路上,各位代表在车上讲到了就医难的种种现象,我当时一直听着。我既是人大代表,但是我又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大家所说的种种问题,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实际上很多都不是医院造成的。”说起看病难这件事,钱渊也是一肚子苦水。她坦言,自己也遇到过就医难的问题,比如,自己的父亲病了却住不上院,岁数大了哪都不收。“我觉得应该通过政府部门来解决需求和供给双方的矛盾。”
钱渊说,经常遇到有人托她帮忙,“都是孩子生病,住不上院来找我”。但是实际上,“今天我为您安排了一个床位,可能就有另一个人不能住院。”这实际上是因为医院床位太少、儿科医院太少、医生太少,所以才产生了这种情况。“有时候,有人到我们医院去住院,我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脸面上挂不住,因为我们医院的条件实在太差了,脸面上挂不住。”
担忧
儿科医生的培养速度 不可能有生孩子快
钱渊告诉记者,这次上会前,她拿到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和中华医师学会儿科分会做的一个中国儿科资源调查分析报告。报告共对全国32个省份14120家各级医疗单位,包括民营医院进行了调查,是比较权威的中国儿科医院的调查。
上海市医疗服务是最好的,儿科医院和床位数是最多的,不算外来人口的话,儿童人口是220万,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是1.04个。近三年有14个省做了调查,一共有6531名儿科医生离职,儿科医生的流失率达到了11%。流失的儿科医生里,其中1597名去了其他科室了,不再干儿科了,还有917人干脆离开儿科了。流失的儿科医生当中,基层医疗机构的流失率达到了32%,基层流失最多。“通过这些数据,说明儿科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这还是在目前独生子女情况下。一旦放开二胎,儿童的人口数增加以后,咱们儿科医生的培养速度不可能有生孩子快。”钱渊担忧地表示。
建议
保护现有儿科医生 避免人员流失
“很多大学都取消了儿科,觉得儿科不那么重要。大规模取消儿科是在1998年。”钱渊建议,恢复儿科系,招收本科生势在必行。
钱渊解释说,实际上儿科是一个独特的专业。按照现在医生的培养制度,5年本科毕业以后还要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儿科医生又是专科医生,还需要再经过3年培训,也就是说培养一名儿科专科医生,从大学入学起开始算,一直到他成为一名独立担当的儿科医生需要11年的教育。
另外,钱渊还希望能够充分运用目前的互联网优势,探索儿童健康管理的新模式。希望“互联网+医疗”是由公立医院儿科为主的儿科健康管理模式,而不是现在的所谓的公司主营的互联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