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中显示,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73148人,提起公诉1390933人,依法对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诉讼。曹建明说,检察机关在自身工作中还存在程序违法、办案不公等七种突出问题。
“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73148人,提起公诉1390933人”,“依法对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公布上述数字。曹建明指出,2016年检察机关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健全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机制,防止案件“带病”起诉。
曹建明在作报告时表示,今年检察机关将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深化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探索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
曹建明指出,今年将密切关注经济领域犯罪新动向,突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依法惩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涉外经济贸易合作、贸易园区建设等领域的犯罪。
在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活动方面,曹建明指出,要下大气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同时还要探索律师代理申诉制度。
今年检察机关对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动摇。同时还要落实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制度。继续深化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
曹建明表示,今年要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坚守防止冤错案件底线。研究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制度。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网络安全、涉外法律等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检察人员权力清单制度和检察官惩戒制度。
反腐惩暴
22名大老虎被公诉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预防两手抓。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0834件54249人。依法对令计划、苏荣、白恩培、朱明国、周本顺、杨栋梁、何家成等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周永康、蒋洁敏、李崇禧、李东生、申维辰等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
民生领域查办职务犯罪8699人
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针对一些地方虚报冒领、克扣侵占惠农扶贫资金的严重问题,部署开展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三农”领域相关职务犯罪11839人。
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查办职务犯罪8699人。
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在办案中认真分析腐败犯罪发生原因,提出检察建议12621件。
普遍开展惩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和专题报告工作,着力推动制度建设。
查办渎职犯罪
查办受贿犯罪13210人,查办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围猎”干部等行贿犯罪8217人。依法办理南充拉票贿选案,对涉嫌犯罪的33人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13040人。
17名“红通”嫌疑人落网
深入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健全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司法合作,拓展追捕犯罪嫌疑人和追缴腐败资产的渠道。
自2014年10月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已从34个国家和地区遣返、劝返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4人,“百名红色通缉令”中的李华波等17名重大职务犯罪嫌犯落入法网。
李华波案
2011年1月,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原股长李华波伙同他人贪污9400 万元公款后潜逃新加坡。2013年4月,新加坡法院判处李华波15个月监禁,同时追缴赃款返还鄱阳县财政局。2015年5月9日,李华波服刑完毕即被遣返回国。
保障经济
确保司法内外平等
制定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28条意见,积极服务保障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主动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确保对内资与外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
慎重查封涉案财物
改进办案方式方法,坚持“三个慎重”,即慎重拘留逮捕企业管理者和关键岗位人员;慎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慎重考虑办案方式和时机。同时准确把握法律政策,注意区分“五个界限”,即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改革探索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的界限、合法经营收入与违法犯罪所得的界限、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界限、不正当经济活动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重大责任事故起诉2199人
加大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犯罪力度。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颁布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完善同步介入事故调查处理机制,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犯罪2199人,查处事故所涉职务犯罪823人。
突出惩治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非法集资犯罪,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12791人,依法办理“e租宝”非法集资案等重大案件。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打击证券期货领域犯罪专项行动,严惩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
办理公益诉讼12件
报告中显示,最高检已经在13个省区市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对325起案件启动诉前程序,公益诉讼12件。现场督办腾格里沙漠污染环境案,对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6家化工企业和10名责任人提起公诉,查办渎职犯罪4人。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督促监管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852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040件。
天津爆炸案
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检察机关分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对天津市交委原主任武岱等25人立案侦查。
司法为民
联手应对暴力恐怖
最高检与最高法、公安部共同加强对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指导。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等犯罪73792人;起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027人。参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惩治以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实施的诈骗犯罪。
督办81件食品安全大案
从严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开展专项立案监督。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等共同制定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等机制。
督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646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877件。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3240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81件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重大案件挂牌督办。
成立未成年人工作办
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出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8项措施。落实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起诉严重侵害妇女人身权益的犯罪24219人。落实反家庭暴力法。
与中国残联共同制定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指导意见。
起诉欠薪1688人
对1381名实施暴力危害社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与卫生计生委等共同发布依法维护医疗秩序的意见,突出打击暴力伤医犯罪,依法办理广西医科大学“6·16”伤医案等案件。
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1688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坚决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赌博等犯罪,维护网络社会安全。
6·16伤医案
2015年6月,患者王权芬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后,认为自身癌细胞扩散与医生复查时未详细检查有关,即产生报复念头,将汽油泼至医生身上并引火点燃,致医生全身多处烧伤。2015年10月,王权芬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自身建设
自身存在7种问题
曹建明总结了检察机关存在的七种突出问题: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程序违法、处理不公;审查、监督等职责履行还不到位;知识产权、金融证券、互联网等领域知识欠缺;司法改革相关配套制度亟待完善;不严格执行或规避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等法律规定;权力寻租、以案谋私、知法犯法。
最高检四人违纪被查处
严肃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犯罪。坚决惩治利用司法权贪赃枉法的行为,查办涉嫌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2424人。
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防止“灯下黑”。制定纪律作风禁令,紧盯司法办案,紧盯八小时外,持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公开通报检察人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465人,同比上升15.1%,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4人。
对刑事裁判抗诉6591件
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督促侦查机关立案14509件,追加逮捕18196人、追加起诉23722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591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和行政生效裁判、调解书提出抗诉3548件、再审检察建议3874件。
对涉嫌犯罪但无社会危险性的决定不批捕9008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决定不起诉50787人。
监督纠正违法“减假暂”
加大监督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力度。对原县处级和厅局级以上罪犯“减假暂”案件,分别层报省级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审查。与监狱、人民法院共建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对提请“减假暂”不符合法定条件或程序的,监督纠正20062人;对裁定或决定不当的,监督纠正2727人。
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纠正脱管7164人、漏管3614人。
陈满案
1992年12月28日,陈满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收容审查,1994年11月9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放火罪判处陈满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16年2月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判决陈满无罪,当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