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4年中国误击英国民航飞机事件(3)

2016-04-11 09:48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揭秘54年中国误击英国民航飞机事件

三、“报复性击落”

7月24日,当月7日刚刚到任的英国驻华首任代办杜维廉就民航机事件向中国发出照会。同日,美国国防部长威尔逊以救援民航机为借口,派出航母战斗群抵近海南岛,并声称:“美国所要采取的行动将在以后宣布。”7月26日,美国舰载机击落中国空军2架拉-11型战斗机[13]。这一天,中国外交部章汉夫副部长复照英方,对此次不幸事件表示遗憾,对伤亡者及其亲属表示同情和慰问,并考虑给以适当的抚恤和赔偿[14]。

根据国外资料:“电台广播章汉夫致英国政府抗议的复函说:中国空军将‘空中霸王’误认为台湾的轰炸机,是准备前来海南岛榆林港军事基地轰炸……因为当时我方正在海南岛上空执行巡逻任务,误认了‘空中霸王’客机是台湾的空军”。此说法可能是误导,与C-54接近的国民党军轰炸机只可能是B-17,近距离攻击不大可能识别不出[15]。

笔者认为存在这样一种可能,中国空军飞行员不认识英文,没有能够识别出国泰航空的班机是民航机。笔者没有找到DC-4的涂装,根据国泰DC-3涂装与事件当事人描述,国泰标识“CathayPacificAirways”在机身侧面与机翼,机尾是航空公司机徽,机身后部写着注册号“VR-HEU”,没有国籍标志。由于当时国民党军运输机经常执行渗透任务,也有去除军徽等识别标志加以伪装的情况。中国飞行员可能因此机无国籍、军徽标志认为是可疑飞机,不认识英文没能识别出这架DC-4的所属,战前准备忽略对国泰航空进行识别,错误认为是国民党军飞机而错误击落。虽然具体执行的飞行员和战前学习情况不详,由于当时中国飞行员普遍文化程度低下,不认识“CathayPacificAirways”很正常。

空军是紧急进驻海南岛的,空18师并不在南海活动,负责保卫广州,可能忽略了对国泰班机的识别教育,也可能教育不充分。最明确的说明是27日章汉夫向美国提出最严重抗议的声明:“七月二十六日,包括美国航空母舰两艘及驱逐舰若干艘的混合编队,进入我国海南岛东部附近海面,九时二十五分由舰上起飞的美国战斗机四架,侵入我国榆林港上空。十时零五分,又一批美国战斗机十二架侵入我海南岛乐会上空,向我国两架巡逻飞机攻击,我两机遭击落。其后又有美国战斗机两架向波兰商轮两艘及我国的护航舰进行俯冲射击,经我舰自卫还击后逃逸。”

更进一步的说明是:“正因为美国和蒋匪空军在这一区域经常进行骚扰活动,才使七月二十三日晨一架英国运输机在海南岛榆林港上空发生意外不幸事件。……侵犯我国领空,野蛮地袭击并击落我国巡逻飞机两架,俯冲并扫射在公海航行的波兰商船和我国船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于美国空军侵犯我国榆林港和乐会领空和以最野蛮的方式突然袭击并击落我国飞机两架、俯冲和扫射我国船舰的罪恶行动,特向美国政府提出最严重的抗议。”

美国只承认3海里领海线,而中国声明了12海里领海线,根据国外资料,当时美国舰载机根本没有在意是否进入3海里领海线以内。美军的攻击行动有完整的记载,CVA-47菲律宾海号(PhilippineSea)的VF-54中队AD-4螺旋桨攻击机主动攻击了拉-11,协同攻击的是VC-3中队的F4U-5N螺旋浆战斗机。击落第一架的是:

VF-54,AD-4:Lt.RoyM.Tatham(击落)

VF-54,AD-4B:Ens.RichardR.Crooks

击落另一架的是:

VF-54,AD-4:LT(jg)JohnL.Damien(击落)

VF-54,AD-4:Lt(jg)JohnM.Rochford

VF-54,AD-4B:Lt.Cdr.PaulI.Wahlstrom

VF-54,AD-4:Lt(jg)RichardS.Ribble

VC-3,F4U-5N:Lt.Cdr.EdgarB.Salsig

这是中国空军的严重损失,两架拉-11的性能与美军舰载机相当,寡不敌众被击落显示空中情报或地面指挥出现重大问题。

7月26日,中央军委命令,对侵入中国领空的外国军用飞机,向其警告后仍不离境并有敌对行为时,中国军队在自卫原则下,应坚决予以打击。中央军委的命令实际上取消了空军先发制人的攻击行动,只能采用被动的自卫攻击[16]。

击落中国战斗机的当天,美国承认了此事,但是诬蔑中国战斗机先发起攻击。27日,中国发出了向美国的抗议声明,美国国务院也发出了对中国的抗议声明。28日,英国代办杜维廉向章汉夫副部长转交美国抗议书,章汉夫当场拒绝接受。外交部办公厅代理主任阎宝航致电纽约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将我国外交部章汉夫副部长为美国空军侵犯我国领空并击落我国两架巡逻飞机事向美国政府提出最严重抗议所发表的声明全文附去,请哈马舍尔德将这篇声明全文发给除中国国民党残余集团的所谓“代表团”以外的联合国各会员国代表团。30日,联合国秘书处向报界发表了这篇声明。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