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创新政策让种粮有利可图
多位受访者表示,在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渐成趋势的当下,种粮大户在稳粮增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扭转种粮效益下滑态势,提振信心、稳定效益乃当务之急,各地应从生产、流通等环节发力,让种粮有利可图。
“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营造稳定的土地流转环境。”多位受访种粮大户呼吁,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推动土地流转费用在合理范围,切实为转让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律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系列服务。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
基层反映,目前部分农业补贴政策不利于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江西省农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胡仲明表示,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直接发放给农民,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上拿不到,还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和承担所有风险,不利于其发展壮大。一些刚起步的新型主体由于规模小难以获得政府资金项目的支持,很难做大做强。
还有受访者建议,构建种粮大户专项补贴机制。易家明、安徽省全椒县农委市场信息科科长晋茂胜等认为,当前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粮食补贴似乎成了一种“福利”。他们建议按照“谁种粮、谁受益”原则,将政府的种粮补贴补到粮食生产上,同时设立种粮大户专项补贴资金,鼓励多种粮、种好粮。
“实行粮食预约收购。”种粮大户们期盼,应对大户售粮进行预约,减少排队等候费用,降低整体成本。同时应改进收购级别价格制度,尽量做到分品种优质优价收购,激发大户推广高产、优质无污染粮食。此外,国家保护价收购时间应接近收获初期,避免因无法仓储低价销售给粮贩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