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名校招生淡化专业细分

2017-04-17 04:1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名校招生淡化专业细分

继清华大学宣布所有本科专业开启大类招生后,记者了解到,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将推行大类招生。新高考改革浪潮中,选考科目将直接与大学专业挂钩,高校也不再一味标榜自己在国内外的综合排名,而是通过“大类招生+入校分流”、降低转专业门槛、强化辅修等方式,让学生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

高校追赶大类招生“快车”

今年,清华在全国各省份开启大类招生,全校所有本科招生专业将合并为16个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等。

为了配合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单是清华,多所学校今年都在追赶大类招生的“快车”。

北航今年也实行大类招生,理科类分工科试验班(航空航天类)、理科试验班等6大类在本科一批招考;文科按照社会科学试验班类招生,涵盖经济学、法学、语言类等多个专业;北京化工大学有生物工程类、机械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和公共管理类五个大类招生专业,其中机械类为新增。

北京邮电大学部分专业开始采用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模式,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理科实验班类等8个大类均在京招生。据了解,北邮今年有一半以上专业都包含在这八个大类中。北京科技大学今年也稳步推进大类招生,24个专业中有10个大类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文科实验班类、工科实验班类等,每个大类里面至少包含2个专业。

分流标准成为关注焦点

按照大类招生,入校后如何分流,分流时进入心仪小专业的几率大吗?这是考生关注的焦点。目前,各校分流标准有所不同。

清华招生教师潘长勇教授透露,去年,清华机械大类首次招生,分流预计在今年暑假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志向,对学生的测评以及专家学者对学生的面试三方面因素来决定。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办主任苗苗介绍,学生一般是在第二到第四学期之间进行专业分流,各个院系的具体标准有所不同,大部分学院在分流时主要考虑学生的学术志趣和意愿,个别学院在遭遇冷热不均时会考量学生相关专业的单科成绩或者之前的学分绩点。

她透露,学生入校后,高考志愿填报的“激情”退却,通过学校组织的新生研讨课、学术生涯规划、导师交流等活动,也能比高考时更理性、全面地认识专业。即使未能选择到心仪专业,人大还设有双选认证制度,各院系开放相当比例的高质量课程来满足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辅修的需求。人大校内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实验班等十几个实验班大多是入校后二次选拔,以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告诉记者,学校在大一下学期启动分流并确定结果。客观来讲,分流时冷热不均现象确实存在,学校尽量尊重学生,坚持志愿优先原则。同时,通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导论以及个人素质测评等方式,有序引导学生做选择。

转专业门槛随之降低

这几年为了应对家长和考生对专业的关注度,多所学校也通过在校内降低转专业门槛的方式,来调动报考积极性。

今年,北京大学转系转专业政策有很大调整,如取消一般专业申请转出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年级总人数的20%、外语专业申请转出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年级总人数的10%等限制;同时,辅修与主修科目将同堂同质管理,并实行辅修免费。

北科大招办主任尹兆华透露,对于转专业,学校最近五六年几乎是零门槛不设限,每年成功转专业的大约有200多人;除了材料类、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等热门专业会成立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考核外,其他基本都能满足学生志愿。

今年,北邮也降低了转专业要求,除了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等少数专业之外,本科新生转专业申请零门槛。过去,北邮要求学生大一成绩前10%才可申请转专业,而今年的新规是,凡是对目前专业不是特别满意的学生均有2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分别是第三和第四学期;申请的专业院系将根据报名人数和情况组织本学院的考核,根据考核决定哪些学生可以转专业。

专家观点

“大类”招生要因校而异

1、大类招生缘何成为香饽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大类招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去国内大学学科专业划分过多、过细,主要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的需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加速更新,职业转换可能性很大,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工作后很快过时。通过大类招生,强化通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大类招生适宜推而广之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分析,对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读研深造,大类培养让学生基础更宽,有利于今后发展;而对于今后服务对象明确,侧重于专门领域和行业的院校来讲,专业细分则有必要,比如外语类院校学生入校时就要确定语种,但在基础课方面可加强通识教育。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