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俄媒:科学家称中国量子传输实验复杂度如盖非凡新楼

2017-07-28 09:37 参考消息网

来源标题:俄媒:科学家称中国量子传输实验复杂度如盖非凡新楼

俄媒称,中国物理学家们不久前宣布,成功进行了首次“航天”量子传输,把关于粒子状态的信息从“墨子号”量子卫星传输到跟踪地面站。俄罗斯量子中心量子光学小组组长、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物理系教授亚历山大·利沃斯基称,上述实验是建立量子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步骤。

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25日报道,利沃斯基表示,几个星期前,同样一拨中国学者展示了向地球上两个相距1200公里的地面站发送在卫星上制造的纠缠光子对。在测量纠缠光子对时,两个地面站的工作人员们可以生成秘钥,利用秘钥可以破译秘密信息,这就是密码术。

利沃斯基说:“在最近一次实验中,一切都更简单,同时也更复杂。更简单是因为只有一个光子在地球和宇宙之间传输。这个光子和地球上的另一个光子纠缠。也就是说,起初没有一个光子单独具有确定状态。但当地球上的实验人员用某种第三个光子对第二个光子进行了某种共同测量后,第二个和第三个光子在此情况下被消灭,而第一个光子则由于量子的非局部性而进入等同于第三个光子的初始状态。这就是远距离传输。确实,要谈到从地球向卫星上进行远距离传输还太夸张。严格说,远距离传输发生在测量第二个和第三个光子的那刻,而在这段时间,第一个光子只成功飞了几米,也就是说它还不在卫星上。此后它才真正飞向卫星,但已经处于传输状态。”

他说,大气可能是涡流的,因此光子之路经历了小小的意外断裂,尤其是在大气的致密层。如果光子从地球飞出,它在路径最开始时通过大气致密层,甚至小偏角都可能引起极大的轨道空间偏移,所以传输光子飞行时会错过卫星。

利沃斯基指出,“据我所知,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量子通信卫星。但这不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时拥有整体科技优势的迹象。通信卫星没有极新科技主张。实际上,这多半是工程项目,而不是科学项目。按照复杂性来说,可与建造建筑设计不同寻常的新楼相提并论”。

报道称,中国人在“墨子号”量子卫星上和西藏阿里市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中开展实验,这个站点建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与首个量子卫星交换信息。中国物理学家们一共成功纠缠和传输了超过900个光子,这证实了“墨子号”量子卫星工作的准确性,说明双边轨道量子传输从原则上来说是可能的。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