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家的气息 食的味道 才是年

2018-02-17 10:07 新华网

来源标题:家的气息 食的味道 才是年

新华社成都2月16日电 题:家的气息,食的味道,才是年

记者许茹、谢佼、江毅

饮食,是绽放在舌尖上的文化,凝聚着一个地区的精气神。狗年春节大年初一,在美食大省四川,人们在麻辣鲜香、包容万象的美食中品味着家的感觉、年的味道。

传统美味 身边的新春感觉

2月16日,是农历狗年大年初一。这一天阳光温暖,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人头攒动,人们越来越喜欢到年味浓厚的古镇感受传统文化。西岭雪山发源地虎跳河流经此处,人们在河滩上晒着太阳,幸福的一年在美味香氛中拉开序幕。

“滋滋滋”,炸油糕儿的香气在古镇流淌。油糕儿是四川特有的一道美食,先将糯米淘净,用竹甑子蒸透,佐以花椒粒、细盐,用手揉捏成块,再切成二寸见方的薄片,下油锅炸至酥黄起锅。抱着小孩的妇女,多喜欢围在油锅边,捏起一片新出锅的油糕儿,给小孩吃得满嘴流油。

豆花、冻糕、叶儿粑……一道道传统美食把新春的感觉传递到千家万户。四川的习俗,正月初一不做饭,每家第一口都要吃去年留下的饭菜,寓意年年有余。

切几斤猪肉,绞成泥状,灌入肠衣,挂在通风处晾晒,直至干燥发硬……每逢春节临近,四川的城市、乡村,平房、高楼,总能看到晾晒如林的腊肉和腊肠。虽是普通肉制品,春节却少不了这一口儿。“做一条鱼、炒一盘回锅肉、蒸几节香肠,浓浓的四川年味儿就出来了。”四川旅游学院川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祖明说:“在四川,没吃腊肠,就好像没有过年。”

在德阳什邡,初一上午比赛龙灯,17个乡镇扎出17条彩龙,绕着小城飞舞。正月正是这里郁金香大面积盛开的日子,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新民俗,白日赏花,夜里观灯,空气里飘散着火锅的香气。

火锅,是四川广为人知、不可不提的美食。红油翻滚,海椒浮沉。一大桌人围坐在一起,夹起毛肚或鹅肠,在沸腾的火锅中“洗刷刷”。在四川,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烫进火锅,腾腾热气象征火热的生活。即使不爱吃辣的朋友,也可以用“鸳鸯锅”这种方式坐在一起,红油与清汤通过一条优美的弧线从中间分开,宛如一幅太极图,和谐包容,和而不同,一如中国的文化。

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地域气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就形成了膳食文化的雏形,唐宋时期逐渐成形并走向高峰,如川菜中广为人知的“太白鸭”“东坡肘”相传便是在这个时期出现。到清代,中国已逐渐形成川鲁粤苏等菜系,清末至民国期间,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主线“八大菜系”正式成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菜系都是各自地理特点、人文风俗、性格习惯的浓缩。以川菜为例,秦一统中国之后,将六国贵族迁入巴蜀集中居住,带来了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又不断被四川当地饮食风格同化,这为后来的川菜奠定了早期基础。

明末清初,四川动乱人口凋敝,清政府推动湖广填四川,又催生了巴蜀地区第二次人口迁徙融合。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四川特别是成都虽然地处西南一隅,但有着包容开放的精气神。川菜也广收各家之长,“南菜川味”“北菜川烹”,逐渐形成如今独具风味的特点。

比如几乎所有人提起“成都”,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热气腾腾“可以涮进一切”的火锅。包容万象,麻辣鲜香,正是这种鲜明的地域气质,使得成都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最有吸引力的城市榜之列。2017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

包容和谐的地域气质,不断吸引着八方才俊。成都市人才落户新政出台后,天府新区等新兴发展地区,前来落户的青年人排成了长龙。天府新区兴隆湖,前几年还是滞洪区,如今周边方圆几公里,已发展成科学城核心地带,来自剑桥、清华、北大的6万多名本科以上人才前来落户。

“年味儿” 点亮回家的路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心底最盼望的、舌尖最渴望的,正是融化在春节团圆饭中的年味儿。

今年42岁的王德俊20多年前到广东打工,因为想要多挣些春节加班费,过去五年他都没有回到金堂老家过年。今年,他和老婆一路从广东“站”回成都,全程36小时。“没什么比一家人坐一起更重要。”王德俊说。一旁的小儿子掰着手指头数:“爸爸可以在家待6天。”

“嗒嗒嗒嗒……”王德俊娴熟地将土豆切成细丝,下油锅,撒一把切好的二荆条,香气弥漫在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青松社区的这个小小农家院。年过六旬的父亲在一旁默默地添柴加火,两个儿子在厨房里跑进跑出。

一会儿工夫,虎皮辣椒、尖椒腊肉、爆炒土豆丝、腊肠等一大桌子菜就摆上了桌子,冒着腾腾热气。大概是放了太多的辣椒,两个小儿子一直喊着“辣”“辣”。“真的辣,但是舒服。”王德俊说,“吃到家乡菜,才是年味儿。一年到头都漂在外面,对老人小孩都挺愧疚的,春节这几天好好给他们做几顿饭菜。等再过两年,还是回成都打工,现在家乡发展也越来越好了。”

不管人在天南海北,味蕾的盛宴里,只有家里的饭菜最香。“年”像一锅翻起的油花,将最普通的食材炸出了家乡的味道;“年”又像是催化剂,“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走多远,都想要回家,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尝尝记忆中的年味儿。

四川的腊肉、东北的酸菜、河南的蒸年馍、河北的黏豆包、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一代代家乡人慢慢摸索出来的经验,一勺糖、一棵白菜、一盆面粉中混合出来“家”的味道,扎在人们记忆最深处,点亮回家的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美味每天都吃得到,但那年、那人、那景却凝聚成时光里的情怀。家的气息,食的味道,是年的情感,是新一年的旅程,承载过去,照亮未来。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