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春走基层]陕西紫阳贫困村村民搬进新居过大年

2018-02-22 06:53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搬进新居过大年

“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回顾2017年脱贫成果,向世界自豪地宣告。

春节前夕,记者再次回到老家陕西省紫阳县。

地处秦巴山深处的紫阳,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的重点贫困地区。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这里正掀起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

与乡亲们聊天,几乎所有的话题都集中在脱贫攻坚上。特别是去年,全县上下可谓是打了一场恶仗,有三名领导干部倒在了脱贫攻坚路上,70多名干部生病住院。成效也很明显:一条条公路在山间盘旋,一排排新居在山脚展现,一个个园区在山野铺呈……

“你对政府的工作满意吗?”“满意!”“你对现在的日子满意吗?”“满意!”

进村入户,打问乡亲,一个个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回答得十分干脆。

失独贫困户搬进新居过新年

腊月廿七中午,记者来到紫阳县蒿坪镇,这是紫阳县的一个大镇,全镇3万多人,9个贫困村。问起脱贫攻坚情况,党委书记秦宗道回答说:“还是让老乡先说吧!”

我们来到了贫困户向诗贵家探访。老两口正在为年夜饭忙活着。“年货准备齐了没有?有没有腊肉?”秦书记一进门,就询问年货准备的情况。向诗贵的老伴儿刘全粉66岁了,老太太腿脚不好,但还是非常高兴地拉着秦书记的手,来到二楼楼梯口,给他指看挂在墙上的腊肉,记者帮着数了数,一共有十五块。

年前,老两口在外务工的孙子胡建也回来了。虽然春节年年过,但今年对于他们家格外不同。去年底,他们告别了山上已破败不堪的两间土坯房,搬进了蒿坪镇双胜村集中安置点。建在溪边的安置点为统一样式的连排上下两层小洋房,整齐划一,共有152户,每户上下两层3室2厅2卫1厨。

71岁的向诗贵和老伴儿都属于肢体三级残疾。这是一个组合家庭,1998年刘全粉与前夫的儿子胡安因车祸去世,孙子胡建才刚3岁。“他们原计划住政府‘交钥匙’工程,房子面积60平方米,产权归政府不用掏一分钱。”秦宗道说,但考虑到胡建将来还要娶媳妇儿,一大家子人不够住,最后政府就为他们争取了14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

在扶贫政策帮扶下,向诗贵夫妻二人每年有24000元的计生特抚金,还有养老、高龄、残疾人生活补贴,以及养猪、茶园管护产业扶持金等,2017年全家合计收入近3万元。镇村包联干部还动员胡建参加了紫阳修脚师技能培训,现在他已经在全国连锁的修脚服务公司就业,每月工资平均5000元左右。

“搬家之前,我把喂的两头猪宰了,卖一头自家吃一头,全烘成了腊肉。”向诗贵高兴地跟秦宗道说,“猪仔还是镇里免费发放的。是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

双胜村于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像向诗贵这样搬出深山住进新居的有160多户,占全村贫困户的一多半。

因地制宜分类扶贫对症下药

“全县17个乡镇,去年共有12个村整村脱贫出列,蒿坪镇占两个村,任务最大。今年我们分到一个村的任务,但我们自加压力又主动要了一个村,蒿坪镇必须率先全县脱贫!”列在秦宗道工作日志里的,除了全镇的脱贫情况,还有他包下的三户,这三户从2014年列入扶贫对象,两户实现脱贫,一户政策兜底。廖声林全家5口人入住自建房,致贫原因是缺技术,镇村动员他家儿子儿媳参加技能培训,现在儿媳在西安一家足浴店务工,收入稳定,儿子在家中做建筑工,全家纯收入在两万元以上;在政策帮扶下,郭乾红夫妻二人不再去山西挖矿出苦力,家里办起了农家乐,每天有可观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祝玉双家只有两个老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搞发展不行,只能政策兜底,住上了“交钥匙”工程。

两个村整村脱贫,听上去容易做起来难。蒿坪镇采取的办法就是分类扶贫“对症下药”,采取“一村一品”的方式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黄金村有一个近500年历史的显月观,始建于明嘉靖十年,与显月观毗邻的是古代列为紫阳八景之一的“七宝连云”,又名“七宝寨”,建有“连云观”。所以与其他村不一样的是,黄金村的安置房建在山顶,就在景点旁,全是统一样式的二层徽派小洋房,与显月观和连云观融为一体,计划打造成道教文化体验区。“用旅游经济来带动脱贫,确保住进新房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黄金村现在是全国旅游扶贫村!”秦宗道说,这里的土地条件适合种樱桃,全村2000亩土地全部退耕还林变成了樱桃园,农民搬迁后留下来的土坯房也能折算成股份入股旅游公司分红,用来发展特色民宿。

显月观的冯道长说,虽然基础设施还在建,但现在前来道观的游客明显增多,正月二十三道观将举办的第四届“迎春祈福庙会”,已形成品牌。

产业扶贫引导“百企帮百村”

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蒿坪镇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大多在外下矿挖煤,女的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都想致富,却无门路。镇里因人而异、按需配菜,为青壮劳力免费安排各项技能培训,修脚师、月嫂、家政服务、烹饪技术、茶园技术……确保每个劳动力至少能掌握一门技能。

同时,引导“百企帮百村”,采取“企业+基地+贫困农户”“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企业+一村一品专业村+贫困农户”等方式,让贫困户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愿意外出务工的,可以去企业就业,双胜村的胡建就去了郑远元修脚保健服务集团的连锁店,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合同,底薪3500元起,县里每年还报销一次回乡探亲的往返路费。

不愿外出务工的,可就近就业。蒿坪镇根据当地特色产业,计划建设10个农业特色园区,目前已建成了4个县级园区。比如,蒿坪镇创业能人邱超返乡,在森林村建成了神龙富硒产业园,流转村民土地1500余亩,种植花椒800亩、黄花100亩、林果200亩,改造茶园400亩;园区周边100多名贫困户到园区务工,找到了稳定的就业门路,实现了贫困户就地就业的目标。55岁的陈久顺是森林村在册贫困户,以前靠山吃山,自己在家门前种了几亩土地,开垦了几亩老茶园,由于土地贫瘠,离集镇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连维持基本生活都不够。神农富硒现代农业园区在森林村开建后,他进入园区务工,承包了园区茶园和花椒园的开垦整地工作和部分茶园的管护工作,仅这两项去年就收入四万元左右,“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还照顾了家里人。”陈久顺高兴地说。

不仅要脱贫,更要“稳得住”

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驻村干部277.8万人,构成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主力军。数据显示,紫阳县有在册贫困户31083户、96812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从2014年开始,脱贫攻坚成了全县的首要任务、第一民生工程、第一发展工程。秦宗道说,“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路线定对了,方向找准了,干部就是脱贫攻坚的决定力量。全县3080名干部“以一当十”,一个干部包几十户贫困户,几年“恶战”下来,陕西脱贫攻坚工作跑到了全国前列,紫阳也跑在了全省的前列。

秦宗道说,蒿坪镇现阶段的大多数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性贫困,但究其根源是“人穷志短”,村民精神贫困,缺乏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蒿坪镇脱贫攻坚的主要作法就是“三板斧”: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保障房等民生工程建设,为困难群众搭台清障;二是在农民富裕起来的同时,还要解决农民的生存环境问题,2018年将全力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一套垃圾清运、环境保洁制度,以社区为中心向农村推开,在乡村实行“厕所革命”,环境卫生上去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了,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三是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倡导“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帮助贫困户改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落后观念,从思想上扶志扶智,引导他们积极致富。去年,全市的新民风建设现场会就在蒿坪镇召开。“有一个好的心态和精神境界,农民脱了贫,才能稳得住。”秦宗道说。蒿坪过去是一个社情民意非常复杂的镇,是全县有名的上访大镇。2017年,县民调中心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蒿坪镇位列全县第一。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陈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