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17日刊文称,对中国略有关注的美国人现在都会将这个国家视为世界上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相比之下,中国人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依然神秘,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通过一些粗略的模式化形象来了解。
文章称,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接过了全球领导者的衣钵,可是中国普通民众的形象仍然十分模糊,就像一张白板,美国人在上面描绘自己的想法、期望和恐惧。如此一来,误解变得不可避免。
文章称,美国人最近出版的试图解读当代中国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这些出版物大多是从高处观察中国。它们缺少对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注。
文章称,有一本新书试图填补这个空白,那就是由扎克·迪奇特沃尔德所著的《年轻的中国》,它关注了中国的“千禧一代”。
文章称,在迪奇特沃尔德的书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千禧一代”和美国身心俱疲的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仍然怀揣梦想并努力奋斗,而且仍然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他们还渴望自由,不过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自由。他们所追求的自由是摆脱千百年来的文化桎梏与家族义务,其中包括为了考出好成绩、进入名牌大学、找到高薪工作、买房、结婚生子以及最终照料年迈双亲而承受的巨大压力。
文章称,他所描绘的中国年轻人正在寻找个人表达方式,任何能够让他们不同于芸芸众生的方式。一个名叫晶(音)的女孩说,她感觉自己“就像是巨大蚁丘中的一只小蚂蚁,所有蚂蚁都试图在同一时间爬到最高点”。无论是填写求职简历、修饰交友软件上的个人照片还是做双眼皮手术,目的都是让自己脱颖而出。
文章认为,关于中国“千禧一代”的这本书用中国年轻人自己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而且没有经过和他们对话的美国人的过滤。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17日刊文称,对中国略有关注的美国人现在都会将这个国家视为世界上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相比之下,中国人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依然神秘,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通过一些粗略的模式化形象来了解。
文章称,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接过了全球领导者的衣钵,可是中国普通民众的形象仍然十分模糊,就像一张白板,美国人在上面描绘自己的想法、期望和恐惧。如此一来,误解变得不可避免。
文章称,美国人最近出版的试图解读当代中国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这些出版物大多是从高处观察中国。它们缺少对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注。
文章称,有一本新书试图填补这个空白,那就是由扎克·迪奇特沃尔德所著的《年轻的中国》,它关注了中国的“千禧一代”。
文章称,在迪奇特沃尔德的书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千禧一代”和美国身心俱疲的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仍然怀揣梦想并努力奋斗,而且仍然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他们还渴望自由,不过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自由。他们所追求的自由是摆脱千百年来的文化桎梏与家族义务,其中包括为了考出好成绩、进入名牌大学、找到高薪工作、买房、结婚生子以及最终照料年迈双亲而承受的巨大压力。
文章称,他所描绘的中国年轻人正在寻找个人表达方式,任何能够让他们不同于芸芸众生的方式。一个名叫晶(音)的女孩说,她感觉自己“就像是巨大蚁丘中的一只小蚂蚁,所有蚂蚁都试图在同一时间爬到最高点”。无论是填写求职简历、修饰交友软件上的个人照片还是做双眼皮手术,目的都是让自己脱颖而出。
文章认为,关于中国“千禧一代”的这本书用中国年轻人自己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而且没有经过和他们对话的美国人的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