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成员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

2018-06-28 03:03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成员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

在青海省一处易地搬迁的藏族、回族安置点,新房根据这两个民族不同文化元素设计建造。入住那天,穆斯林群众请全村居民一起吃饭,用朴素的仪式表达对扶贫政策和驻村干部的感激。

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原副主席马志伟说,今年5月参加全国政协在青海开展的扶贫工作调研期间,他常被这样的故事感动。

围绕“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协商建言主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当下正在北京举行。马志伟于大会发言中讲述他在基层所观察到的中国减贫故事。

根据中国国务院制定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易地搬迁是解决脱贫问题的措施之一。简言之,就是帮助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宜居的安置区,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在6月末这次议政性常委会筹备期间,全国政协汇总了各专题调研组成员在各地基层实地探访、收集而来的扶贫脱贫案例。

比如,腾讯公司2014年以来开发的系列微信公众号——“为村”的运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个村庄里的鸟笼传统手艺“后继无人”,老手艺人侯学文在来到村里的大学生帮助下、登录“为村”平台,手工制作的鸟笼不久后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村里各种产品的咨询量和订单量也明显增加,成为电商扶贫措施的受益人。截至2018年6月,中国已有17个省(区、市)的6162个村庄加入“为村”,用户互动累计超过2.5亿次。

在深度贫困地区,全国政协调研组还发现,绝大多数贫困群众依靠政策帮扶、通过辛勤劳动,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主动改变了贫困状况。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一处村庄,村民黄姆贯与5岁的孙子相依为命,通过低保、养老金、教育补贴等政策获得国家资助;去年还通过种桑养蚕、种植玉米等生产经营获得收入,并申请获得危房改造补贴17000多元人民币。她一再表达对于国家扶贫政策的感谢。

有数据显示,2012年底至2017年底,中国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5年时间减少6853万人。“这一减贫速度让世界为之惊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马志伟在发言中说,面对史诗般的扶贫脱贫成就,深感骄傲和自豪。

以“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目标,中国已进入脱贫攻坚阶段。马志伟表示,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远去,让故事存留。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