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威海刘公岛:铭记历史,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2)

2018-07-17 18:06 中国青年网

来源标题:【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威海刘公岛:铭记历史,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打造党性教育基地,让历史活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世纪的刘公岛,建起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岛上现有北洋海军提督署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2016年6月基地开办以来,先后有700多个班次,3万多名党员干部来刘公岛学习接受教育。

在威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曲赓看来,党性教育基地不仅承载了甲午战争以来120余年的历史,基地内“红色胶东”元素也彰显出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人民至上、水乳交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共产党人的本色和初心。

位于刘公岛最东端的东泓炮台,是北洋海军遗留下来最大的一处炮台。当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共修筑了六处炮台,各种口径大炮54门,其中口径200毫米以上大炮13门。“到总书记走过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总书记对于刘公岛的情怀。”来自威海本地的市民林女士,脸上写满了自豪和幸福。

《历史选择展馆》的开放,在当时也引起不小的轰动。这个由北洋海军机械局和屯煤所等历史文物建筑改建而成的展馆,室内面积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22000平方米,从民族复兴的大视野,通过全方位展示甲午战争后中国舞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阐释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来此参观者无不产生强烈共鸣。

“教育基地不同于历史展馆,不能只陈列史实,更重要的是让历史说话,发人深思、启迪心灵。”刘公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让文物活起来,并把它们运用到党性教育基地的教学之中,让走进培训基地的学员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与灵魂触动,增加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互动性、参与性。”

让红色基因在威海薪火相传

不仅是刘公岛,革命战争年代,威海军政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留下了丰富而壮丽的精神瑰宝。

风光秀美的天福山,诉说着那场点燃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烽火的起义故事;幽深寂静的成山林场深处,“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铮铮誓言久久回荡;幸福威海展馆内,一张张笑脸记录着百姓的幸福瞬间,诠释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2016年,威海打造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用发生在威海的史实,讲好中国共产党、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基地包含12个教学点,在教学体系设计上呈现“1+2”的版块布局。基地建成至今,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多名学员前来接受教育。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成军地和甲午战争主战场,是整个基地的主题板块。

和刘公岛一样,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也是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馆至今,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已为党员干部、群众和在校师生开展宣讲2000多场次,郭永怀的事迹和精神已深深感动了20万人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在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乳山教学区,每年有700多批次3万多人的团队、8万多人的游客走进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纪念馆,聆听党对群众“以命相救”、群众对党“以命相助”的生动故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需要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基因根植心中,不断激发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强大精神力量。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叮嘱,威海将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资源,自觉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源,丰富展馆内容,使展馆涵盖甲午战争史、红色胶东史、社会主义建设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等各个方面。教育基地还将在历史事件的精准性、历史故事的生动性、历史智慧的时代性上下功夫,用一部部生动和鲜活的历史故事,继续传达基地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红色基因。“让总书记的深情厚望,在刘公岛落地生根!”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03_副本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01_副本

责任编辑:李娜(QU000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