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都江堰旁话丰收——农民诗歌里的丰收节

2018-09-24 02:51 新华网

来源标题:都江堰旁话丰收——农民诗歌里的丰收节

新华社成都9月23日电(记者周相吉、李力可)“秧耙杆杆丈二长,嘴唱歌来手薅秧……”23日,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都江堰市全国分会场现场,村民唱起当地特有的“薅秧歌”,在辛苦的劳作后喜迎丰收。

“我们村里的庄稼,‘喝’的是都江堰流出来的第一口水!”在活动现场都江堰市柳街镇,该镇七里社区村民杨奇旭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家今年的水稻亩产量接近1500斤。

就在离七里社区数公里外的岷江上游,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连续两千多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而就在4年前,柳街镇还是都江堰市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坐拥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却未被深入挖掘。南宋诗人陆游入川为官,曾在今天柳街镇范围内的布金寺题诗:“几点飞霜浸眉头,北望九州过蜀州。宝像花现风低处,老僧寂寥撞晚钟。”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柳街镇开始探索乡村旅游创新,而创新的突破口,便是陆游留在这里的诗书底蕴。早在2003年,柳街镇便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农民诗社“柳风农民诗社”,而杨奇旭也是“柳风农民诗社”的一员。

三十多年前,初中毕业的杨奇旭便开始务农,对那时候的秋收场景,他记忆犹新,“当时农村生活贫苦、粮食产量不高,每年水稻收割后做的第一碗新米饭,要插上红烛摆在院中,用以感恩土地和一年的风调雨顺。”

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和贫困的农村生活中,诗歌开始成为他表达感情的方式。比如:“晨起不待东方白,要趁芒种好做事”。“一开始就是自己模仿着写,把所见所想都写到诗里。”杨奇旭说。

“生计无奈走松州,风物不与故乡同”“彩幡激扬大风起,一缕愁绪上心头”……从80年代起,杨奇旭开始四处打工,而诗歌便成了他对故乡的寄托。2007年,杨奇旭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柳街镇,在七里社区当文书。“加入诗社后,都江堰市文化馆的老师们到诗社专门教我们诗歌创作,现在我一边种田,一边写现代诗。”

和三十年前一样,田间地头仍然是杨奇旭的灵感来源,但如今的农村已经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记者在柳街镇看到,这里的林盘院落盖起了书院和驿站,绿道在大地景观稻田中蜿蜒,各种绿色农产品受到了城里人的青睐,每年的“柳街田园诗歌节”,更把这里变成了一座“田园诗歌小镇”。

“茶山上山歌悦耳,茶山上的花头帕多起来了。我戴上草帽跟随一顶草帽,朝山上走去。”如今,杨奇旭的诗中多了几分闲适与野趣。“家乡变化太大了”。

64岁的王庆辉是柳街镇的另一位“农民诗人”,同样在外面工地打工30多年的他,如今回到家乡负责两份报纸的传统诗词栏目的编辑。“犁锄黑土清平调,笔染梅花淡雅容。”在23日的丰收节现场,王庆辉的诗句成了庆祝丰收的朗诵词,“农民的诗歌就是田园诗,就是要反映现代农村的大变化。”

王庆辉告诉记者,如今的“柳风农民诗社”已有100多名社员,而这些社员都是柳街镇当地的农民。“我个人喜爱格律诗,而诗社社员的创作更是涵盖了现代诗、传统诗词、民歌、儿歌等各种诗歌形式,诗歌已经融入了农民的生活,每村都有诗书香。”

记者采访结束时,王庆辉又悠悠吟起一首他刚为农民丰收节创作的新诗:“新米蒸腾红烛照,果蔬罗列合家尝。人生多少欢心事,五谷丰登是小康。”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