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金沙江堰塞湖安全撤离2.1万余人

2018-10-13 05:2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金沙江堰塞湖安全撤离2.1万余人

记者12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截至当日20时,西藏、四川2.1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消防救援力量490人69辆车已赶到灾害区域,消防救援尖刀队已携带卫星设备到达核心区,同时有812人154辆车的消防救援力量在周边区域集结待命,随时支援。

据悉,应急管理部已于11日晚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气象局、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等单位建立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全力协助指导地方抢险救援,做好转移安置避险群众、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除堰塞湖险情等工作。应急管理部已经启动每日会商研判机制,密集调度,随时掌握最新水情险情灾情,调整力量配置,保障排险救援救灾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

据了解,由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叶建春带领的多部门联合工作组于12日晚抵达四川白玉县开展工作,帮助地方政府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10月11日7时10分许,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境内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与江达县交界的甘孜州白玉县和巴塘县、得荣县等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及,并对多个水电站造成威胁。

险情发生后,四川省要求抓紧组织疏散下游受到安全威胁的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并派出工作组赶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工作。据了解,甘孜州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投亲靠友等形式妥善安置所有涉险群众,组织民兵巡逻做好安保,组织乡镇干部提供疏散群众的食物和饮用水,有效保障所有安置群众有避寒和休息场所。

11日18时,工作人员到堰塞体实地踏勘后,发现靠右岸(江达县侧)有一道沟渠,沟渠最低点距水位约6至7米,沟渠宽约30米,塌方体至堰尾约2公里,堰塞湖水位上升较快。据现场初步统计,滑坡垮塌导致白玉县绒盖乡生公村和则巴村群众10余间临时性住房和牛棚被毁,无人员伤亡。

记者12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当日15时针对西藏自治区江达县与四川省白玉县交界处山体滑坡和金沙江堰塞湖灾害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根据《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长江防总于10月11日17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及时启动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派出相关工作组赶赴现场。

西藏江达县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后,西藏军区部队紧急集结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出动。目前,由25名官兵组成的先遣队已抵达堰塞湖地域,正组织灾情勘察等工作。

西藏昌都市应急办介绍,随着灾情和隐患加剧,昌都市进一步细化江达、贡觉、芒康三县隐患排查,截至18时,10个乡13637名受威胁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12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落实救灾工作;西藏自治区首批21辆满载12大类救灾物资的货车从拉萨出发,将于两日内调运至受灾一线。自治区、市、县三级民政部门还将根据救灾需求,陆续调运应急物资。

针对险情,气象部门发布预报,10月16日之前,险情发生地上下游地区多雨雪天气,夜间气温接近0℃,须做好防雨雪工作和抢险救援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的防寒保暖。同时,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道路结冰,须防范道路湿滑对交通运输影响。目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气象局、四川省甘孜州气象局已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和移动应急指挥车分别赶赴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四川甘孜州白玉县抢险现场开展服务。

生态环境部12日通报,生态环境部11日紧急部署地质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西藏、四川两省(区)环保厅迅速响应,指导昌都、甘孜两地环保部门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对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沿线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防范可能次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此次山体滑坡未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