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在京举行

2018-12-06 01:27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在京举行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5日在北京举行,业内专家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研制情况。

“天地航班——中国首次商业返回式卫星服务”科学传播沙龙12月5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执行主任Christian Feichtinger致辞。 主办方供图 摄

本次活动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本次沙龙也是北京科学中心“科学咖啡馆”的首场活动。

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实践十号”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以《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发展研究》为题,介绍了可重复使用商业返回式卫星的规划及首发验证星的相关情况。

“希望明年完成首发星的验证。”赵会光说,通过改造型谱、优化布局,在轨回收载荷将达到500公斤,在轨时间可达20日左右,返回模块具备15次重复使用能力。未来,中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的微重力水平、承载比有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朱林崎以《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实验应用及需求展望》为题,介绍了国内外空间实验平台搭载实验现状,并对空间搭载实验应用及需求进行了展望。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长庭教授以《空间微生物搭载应用价值及成果》为题,从国外空间微生物制药研究、空间微生物转化应用服务于人类、新材料在防止微生物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讲述了空间搭载微生物的应用价值和成果。

专家指出,空间环境具有微重力、粒子辐射、超高真空、交变磁场等独特的环境特征,是开展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拥有空间实验平台,可以开展长期的近地空间环境下的实验。中国正在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环境利用卫星”平台与现有空间实验平台相比,具有微重力水平高、载荷可返回、时效性好、成熟可靠、效费比高等特点。

为进一步推动商业返回式卫星的应用,2018年11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与中国宇航学会签署了《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文化创意等载荷合作协议书》。

中国宇航学会是由全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目前学会下设39个分支机构,拥有137个单位会员和10万余名个人会员。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