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李晓松教授:抗癌药纳入医保 肿瘤患者受益明显

2018-12-07 01:25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李晓松教授:抗癌药纳入医保 肿瘤患者受益明显

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78.1万,死亡病例62.6万;北京肿瘤防治办发布的《2016年北京市健康白皮书》指出,肺癌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中国和全球,肺癌都是发病率、死亡率居前的恶性肿瘤,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何防治肺癌?肺癌治疗有何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肿瘤二科李晓松副主任表示,目前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首要选择是靶向治疗,对于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是指南的一线推荐。以往靶向药物费用较高,如今抗癌药不断纳入医保,患者负担大大减轻。

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迅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的选择。现在,基因检测技术日臻完善,靶向治疗的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李晓松教授表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推荐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对于每一个肺癌患者而言都不要错失靶向治疗的机会。”与放化疗等传统手段相比,靶向治疗的优势明显,“靶向治疗副作用小,仅出现皮疹、手足皮肤反应、乏力等症状,在积极地对症治疗下都可以很好地控制,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李教授说。

肺癌由两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组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在过去的十年中,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在分子水平,包括EGFR、ALK、BRAF、HER2、KRAS、MET、PIK3CA、RET和ROS1等突变进一步定义。李教授指出,“对于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首要选择是靶向治疗,对于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是指南的一线推荐。”李教授介绍,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逐渐产生的耐药也日渐成为困扰临床的主要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耐药的产生,而确切的耐药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患者耐药后可选择化疗及其他靶向药物,具体情况要视患者的病情及基因突变情况而定。

尽管靶向治疗优势明显,但以往由于靶向药物费用较高,不少患者限于经济条件,无法获益。2017年以来,多种肿瘤创新药物经过国家谈判纳入医保名录,大大改善这一情况。李晓松教授指出,“靶向药物纳入医保后,价格下降明显,加上医保报销,患者花费大幅减少。像贝伐珠单抗,从前的价格是约5900元/支,进入医保后1934元/支,价格下降大约67%,医保报销最大可达90%,患者每支仅需花费190多元。这项医保举措已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李炎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