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2时12分,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制的“瓢虫系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二丁火箭升空入轨。完成在轨测试后,该系列卫星将在野生动物保护、野外应急救援、车辆船舶监测、物流追溯等领域,开展卫星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系统级验证。
“瓢虫系列”由7颗小卫星组成,主星“瓢虫一号”为百公斤级卫星,其余为3颗6U立方星,3颗3U立方星(立方星以“U”划分,1U是一个标准单位,体积为10厘米×10厘米×10厘米,重约1千克)。其中“瓢虫一号”及5颗立方星由九天微星自主研制并运营,一颗6U立方星为联合研制。
“研制百公斤级卫星,主要是结合轨道高度、市场需求、研制成本、运载能力等多重因素来考虑的,相对于纳卫星(指质量小于10公斤、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百公斤级卫星能承载更多业务,而相对于大卫星,百公斤级卫星在成本上更有优势,也更加灵活。”九天微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涛说。
据了解,“瓢虫系列”的主要目标是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在物联网星座部署前进行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系统级验证,因此在6U立方星上也进行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实现65W最大功率;使用数字相控阵技术,大幅提升星地通信系统容量;采用刚柔结合电池阵设计方案,帮助未来进一步提高卫星功率等。
按照“应用先行”的发展思路,九天微星于2018年10月发布了自主研制的物联网卫星网关、物联网数据传输终端、野生动物监测终端,以及天地一体化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其中,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的大熊猫项圈,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更轻便耐用,不仅可以采集野外大熊猫的位置信息,未来还可以采集体温、姿态、叫声等生命体征数据,通过卫星传给工作人员,类似应用场景将会拓展到东北虎、金丝猴、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保护中。
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微小卫星创新应用、通信系统研发及星座组网核心技术,已完成从卫星设计研制、发射测控、创新应用的商业闭环,计划于明年底发射“一箭四星”,2022年完成72颗物联网卫星星座的部署。
12月7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沙特-5A/5B卫星发射升空,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
12月7日12时12分,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制的“瓢虫系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二丁火箭升空入轨。完成在轨测试后,该系列卫星将在野生动物保护、野外应急救援、车辆船舶监测、物流追溯等领域,开展卫星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系统级验证。
“瓢虫系列”由7颗小卫星组成,主星“瓢虫一号”为百公斤级卫星,其余为3颗6U立方星,3颗3U立方星(立方星以“U”划分,1U是一个标准单位,体积为10厘米×10厘米×10厘米,重约1千克)。其中“瓢虫一号”及5颗立方星由九天微星自主研制并运营,一颗6U立方星为联合研制。
“研制百公斤级卫星,主要是结合轨道高度、市场需求、研制成本、运载能力等多重因素来考虑的,相对于纳卫星(指质量小于10公斤、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百公斤级卫星能承载更多业务,而相对于大卫星,百公斤级卫星在成本上更有优势,也更加灵活。”九天微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涛说。
据了解,“瓢虫系列”的主要目标是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在物联网星座部署前进行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系统级验证,因此在6U立方星上也进行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实现65W最大功率;使用数字相控阵技术,大幅提升星地通信系统容量;采用刚柔结合电池阵设计方案,帮助未来进一步提高卫星功率等。
按照“应用先行”的发展思路,九天微星于2018年10月发布了自主研制的物联网卫星网关、物联网数据传输终端、野生动物监测终端,以及天地一体化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其中,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的大熊猫项圈,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更轻便耐用,不仅可以采集野外大熊猫的位置信息,未来还可以采集体温、姿态、叫声等生命体征数据,通过卫星传给工作人员,类似应用场景将会拓展到东北虎、金丝猴、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保护中。
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微小卫星创新应用、通信系统研发及星座组网核心技术,已完成从卫星设计研制、发射测控、创新应用的商业闭环,计划于明年底发射“一箭四星”,2022年完成72颗物联网卫星星座的部署。
12月7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沙特-5A/5B卫星发射升空,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