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辽宁卧龙湖再现“冰湖腾鱼”胜景

2019-01-21 01:22 新华网

来源标题:辽宁卧龙湖再现“冰湖腾鱼”胜景

新华社沈阳1月20日电 19日凌晨5点,“鱼把头”修士忠和20多位渔民,来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上。几小时后,一场盛大的冬捕出鱼在这里上演。

今年62岁的修士忠是家族第三代“鱼把头”。从16岁开始跟着爷爷、父亲捕鱼的他,如今已有40多年的捕鱼经验。“鱼把头”是整个打鱼队伍的头领、渔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要根据经验在冬捕前一天确定作业位置,并统筹调度当天各个工种的工作。

识冰,是“鱼把头”最重要的技能。“卧龙湖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要在这么大的冰面上确定鱼群位置可不容易。”修士忠说,经验是识冰的重要标准,即使隔着四五十厘米厚的不透明冰面,他也能准确判断鱼群位置和每网出鱼量的多寡。

确定好位置,负责凿冰的渔民便开始用几十斤重的铁锥在近半米厚的冰层上凿冰眼,每隔十多米一个,一网需要凿近百个。与此同时,负责布网的渔民沿线布网,使渔网在冰面下缓缓移动,俗称“冰下走网”。仅这两项工作就要持续6到8个小时。

“网长2000米,宽8米,每个网眼必须控制在6寸。”修士忠说,严格控制网眼大小是为了人为漏掉5斤以下的小鱼,让它们继续生长——猎而不绝,是数千年来打鱼人不成文的规矩。

中午时分临近收网,出鱼口安全栏外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目睹出鱼这一壮观场面。修士忠指挥渔民分工有序地起网,网从冰口缓缓拖出,鱼被陆续拉到冰面上,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瞬间被大鱼“搅热”。

“又一‘红网’!”一名渔民开心大喊。“红网”意味着这一网捕获的大鱼数量多,渔民丰收。据修士忠介绍,卧龙湖冬捕最多的一网曾打上来40万斤鱼。

收网会持续半天时间,等待买鱼的人们有序排队,张望着出鱼口的方向。“这鱼是母亲湖的馈赠,预示年年有余!”一位刚买到鱼的群众举着大鱼对记者说。

在冬捕前还会举行祭湖、“醒网”等仪式。在修士忠眼中,这些仪式是为祈求平安,更重要的是表达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恩。“我从小生活在卧龙湖畔,了解母亲湖的脾气秉性。湖给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也要爱护她。”

人工凿冰、人工布网、拉绞盘、拽渔网,与这些传统冬捕技艺一同传承至今的,是人们敬畏自然的理念。“只有尊重爱护自然,才能世代享受自然的馈赠。”修士忠说。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高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