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撞击冰山脱险的“雪龙”号回国 抵达长江口锚地

2019-03-12 01:09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撞击冰山脱险的“雪龙”号回国 抵达长江口锚地

吴淞边检站11日透露,今天,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上海吴淞锚地水域。

自经历年初与冰山撞击后,“雪龙”号的安危与现况始终牵动人心。据悉,在“雪龙”号与冰山相撞后,吴淞边检站第一时间与该轮代理取得联系,了解船舶受损及船舶返回日期。在船舶回国计划确定后,为了使“雪龙号”能够第一时间靠泊,吴淞边检站提前与代理和科考中心联系,提前掌握船方需求,沟通确认办理联检手续时间。

据介绍,为配合“雪龙”号12日靠泊极地码头后立即接受检阅,11日,吴淞边检站选派骨干工作人员成立了“雪龙号青年服务突击队”,赶赴吴淞锚地,零距离为“雪龙号”和随船的37名船员、89名科考队员办理入境边防检查通关手续。

据悉,自2007年以来,吴淞边检站已经连续13年为科考船“雪龙”号提供“零距离”通关服务。科考队领队孙波谈及此次遇险经历时表示,南半球咆哮西风带包围的南大洋是地球上最可怕的海域,数年来“雪龙”号已在此经历了多次险境,极地科考人凭着沉着、智慧、勇气和坚韧的品格一次次化险为夷。

此次为“雪龙号”第35次赴南极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历时120多天。北京时间1月19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海域航行时,“雪龙”号遭遇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大雾,触碰冰山,幸无人员伤亡。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水域进行检修后,“雪龙”号继续执行南极考察任务,赴南极中山站接度夏队员后返航回国。

此外,“雪龙”号在科学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科考队依托“雪鹰601”固定翼航空平台,首次成功完成空投海洋温盐深仪的试验,为南大洋冰区海洋观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国家。本次考察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研发取得了一些新突破,正在重塑中国南极考察优势学科和前沿领域格局。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