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西藏古镇泽当:多民族群众共庆节日感党恩

2019-03-28 00:28 新华网

来源标题:西藏古镇泽当:多民族群众共庆节日感党恩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 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过上“当家做主”的新生活。60年过后,感恩的不仅有藏族同胞,还有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多民族群众。

山南市泽当镇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至今,仍有藏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等10余个民族的群众在此常住。节日临近,人们以各自方式表达着喜悦、感恩之情。

撒拉族群众马福财和韩文海观看了一场文艺汇演,走出演播厅时,他们还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2003年,两人从青海省来到泽当镇创业,如今经营着两家宾馆,一年能挣五六百万元。他们的家人也都在泽当镇生活、上学。

“这里发展前景好,政府的政策好、办事效率高,服务非常贴心。”33岁的马福财说。

苗族同胞陈禹从老家云南来到泽当镇已有4年多,如今在当地做广告设计,每年至少赚20万元。今年恰逢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他在做展板时非常用心。

陈禹说,做展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看了很多老照片,了解了西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西藏政策以及老西藏精神,深受教育和鼓舞。

感受深切的还有藏族同胞。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焕发出空前的生产和生活热情。他们的生活也在随后的6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0岁的巴桑拉姆虽没有经历过民主改革前的旧生活,但每每想起父母讲述以前的苦日子,泣不成声。

现在她生活越来越好。大儿子成家立业,小儿子正在大学读书。她在泽当镇乃东社区居委会工作,丈夫会修路、装修房子,一年夫妻收入10余万元,家里也盖上了两层楼房。

而她与汉族丈夫的婚姻更是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巴桑拉姆靠种菜为生,后来遇到来给她修温室大棚的汉族丈夫。虽然已经结婚14年,但恩爱如初。巴桑拉姆的父母去世早,她待四川的公婆如亲生父母。

“很满足,感谢党。”巴桑拉姆连连说。为了庆祝节日,她正在加紧组织排练舞蹈,想在多姿多彩的舞蹈中秀出心中的快乐和幸福。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王学涛 格桑边觉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