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绣”出城市新气象——上海以“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有机更新

2019-04-23 04:26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绣”出城市新气象

宜居、舒适是百姓对城市的要求。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描述了打造人文之城的未来——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如今,上海在城市更新实践中紧紧围绕百姓对城市的舒适要求,贯彻“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久久为功,成效初显。

建筑可阅读——城市更新要守得住历史记忆,记得住乡情乡愁

岐山村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村。

岁月变迁,这里的住户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75栋洋房里仍然住着404户人家。

“拿手机扫一扫每栋建筑楼门口的二维码,您就可以了解这栋楼的身世,阅读到与这栋建筑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 岐山村第一书记蔡薇瑾在钱学森故居楼门口邀请记者“阅读”这栋建筑。

年初,长宁区启动岐山村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主弄堂内15栋优秀历史建筑已经完成外立面修缮,重现了90多年前诞生时的面貌。居民楼的内部修缮和厨卫设施改造也同步进行,待修缮工程全部完工后,岐山村将成为上海新式里弄中首个同步完成内外修缮的成片风貌保护建筑群。

岐山村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城市街区有温度、有情怀的理念落到每一个细节上,是上海城市管理者践行“绣花”精神的体现。

岐山村此次修缮的建筑,以大门位于愚园路上的主弄为轴呈鱼骨状排列。步入里弄,仿佛置身老上海历史的幽深处。“每栋建筑外立面的形式多样,有青砖、有鹅卵石,也有红砖、拉毛,都是按照建筑原貌修缮恢复,尊重历史,修旧如旧。”蔡薇瑾说。

在城市更新中,挤出的每一寸空间都用于市民公共服务。采访中记者看到,紧挨着街道办事处一块足有2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正在施工,古朴的地砖、别致的长条座椅、葱郁的花草与周围建筑和谐相融。据介绍,这里原是一处非法占地27年的违建,取而代之的将是城市生活空间,服务周边市民。

岐山村的改造除了历史建筑外立面修缮、承重结构加固外,还进行了建筑内公用部位修缮、给排水及其他设备更新、强电及弱电架空线入地,不但美了外观,而且兼顾了实用,方便了日常生活,使得这片历史风貌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何让这些更新后的历史建筑焕发人文光芒,是城市管理者绕不开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只能摸索。”岐山村所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世樑说,钱学森故居的一层住着三户人家,街道通过市场化租赁方式分别与三户居民商谈,从他们手中租下房屋,经过修缮后开办了钱学森事迹展厅,现在每年接待上万游客。

环境改善了,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品质提高了,同步提高的还有这里的人气和名气。“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名人多、故事多,我们很自豪,一定要给游客讲讲。”76岁的林青是岐山村的原住民,也是志愿者工作室的讲解员。据他介绍, 5年前,办钱学森展览的时候成立了志愿者工作室。最初只有6名志愿者,现在发展了四个学校的师生共100多人。

岐山村,留存着历史的人文底蕴,续写着新时代的全新故事。

街区可漫步——疏通机制梗阻,由“各管一段”变“一贯到底”

“一条愚园路,半部民国史”。

愚园路是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也是上海市7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该路成路于1917年,全长约1573米,集中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2处,11处文保单位,居住过历史名人30余人(如沈钧儒、傅雷等)。

愚园路横跨两个区,长宁段又分属于两个街道辖区。在城市更新、老城区精细化管理实践中,长宁区江苏街道探索城区管理“流程再造”工作方法,即:采取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愚园路上试点“四个打破”——打破边界、打破职能、打破机制、打破体制,使得社区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

具体做法是: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实施全路段管理;打破公共区域红线内外的边界,实现全区域管理。制定统一管理标准,落实绿化养护、道路保洁、巡查处置,避免同一地方各单位各派人员只做自己分内之事的弊端。成立愚园路风貌街管理办公室,整合政府职能与资源,委托一家企业集中运营,形成政府企业双平台,通过一口受理模式进行扁平化管理。引导沿线企业自律自治,“把商家的门前交给商家管理,在老百姓的街区听取老百姓的意见”,通过政企互通、居民商量,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优势。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世樑说,破解老城区管理上的难题,需要创新思维,这种改变就是由原来“各管一段”变为“全路一贯到底”的统一管理模式。结果立竿见影,曾经的老大难问题现在迎刃而解了。

“管理好街区只是手段,最终要让美丽的街区服务百姓。”李世樑进一步解释了“街区可漫步”的深层含义——人们漫步在街区上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置身其中能品味到对周围环境的美好享受。可漫步的街区,要具有人性化特征,街区设计、规划和建造始终需要考虑到人的工作、生活和娱乐需求之间的平衡,实现“处处可触及、处处可融入,这座城市的一切都与我有关”。

城市有温度——滨水空间修而不饰,以既有生态为依据充分保护遗存,处处以人为本

清风徐来,江水拍岸。

暮春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徐汇滨江的长椅上有人捧书阅读,有人凭栏望江,步道上不时闪过矫健的跑者,上海市民惬意的生活为如画的风景增添了活力。

2017年年底,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的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此后,惊喜不断,滨水岸线继续“生长”,其中“1号绿道”有望在明年年底贯通。意味着黄浦江两岸的滨水绿道,长度上已经比肩纽约51公里的曼哈顿滨水绿道。

“开发黄浦江两岸,一定要杜绝大拆大建、刻意雕琢,在贯通和安全的基础上,把原来的底子慢慢‘着色’。”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剑豪说。

在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看来,滨水空间规划,对既有的自然环境和建筑,要去其糟粕,因地制宜,能修复的修复,能保留的保留。

于是,黄浦滨江段在开发过程中,不少“原住民”老香樟得以保留。浦东滨江后滩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原4公顷江滩湿地,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同时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塑造出生态净化水系统,体现“海绵城市”理念……

一些工业遗存,在滨江开发的过程中也被妥善保护。杨浦滨江的船锚、徐汇滨江龙美术馆内的煤漏斗,以及原龙华机场的废弃油罐,不仅被保留,还与文创艺术相结合,赋予了现代功能从而焕发出新的气象。

“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史,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以工业传承为核,仅南段核心区就保护保留历史建筑24处,66幢,还有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工业设施设备遗存。”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卫东说,杨浦滨江的工业锈色成了这一段的颜色亮点。

塑造滨水空间的最终落点是“人”,处处以人为本,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杨浦滨江是结合城市更新、利用现有设施进行改造的典型区域。杨浦滨江党建服务站中,其中一处位于秦皇岛路码头轮渡站二层。室内以船舱为原型,与杨浦滨江的工业基因、码头文化相吻合。经过改造,辟出公共休憩空间,配备多种便民设施。22座浦东“望江驿”陆续建成,向人们提供休憩空间。即便是资源紧缺的浦西,服务站点也悄然密集起来。

记者手记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 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一道城市治理的新考题。

高品质的城市,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所有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都能体会到幸福感,真真切切地具有获得感。

上海围绕人对城市的舒适体验,以“绣花功夫”在细微处用力,以问题为导向在服务中创新,追求卓越,使城市更有温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