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千年盐碱滩变成米粮川——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助推农业发展三部曲之一

2019-06-05 07:49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千年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开镰了!”

台上一声呐喊,台下掌声雷动,有人悄悄擦拭眼角。

5月17日晚,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豫剧《天绿》在邯郸大剧院演出,赢得掌声无数。“太感人了!我要广而告之,请大家都来看这出戏,记住这个故事,传承曲周精神!”一位观众动情地说。

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记者走进曲周,只见道路宽阔平坦,园区规划有序,树林繁茂葱郁,农田绿浪涌动,处处生机盎然。

然而,46年前的曲周,却是千百年来有名的“老碱窝”,“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当地民谣),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其中张庄灾情最严重,老支书赵俄回忆:“1943年,曲周连下暴雨,村外发大水,家家户户没有粮食吃。张庄总共460多口人,就饿死270多口。我爷爷临死时,希望能喝上一碗玉米糊糊,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未能如愿。解放后,张庄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群众仍然受盐碱危害。全村3400亩地,能种的只有1780亩,最好的地每亩也只能打一百来斤粮食。”

“每年麦熟,别的村子干得热火朝天,我们张庄的社员却显得很清闲。收割庄稼,也不用拿镰刀,背个布口袋,用手把麦穗揪下来,扔到袋里就成。一年磨下来的面,就够逢年过节包顿饺子吃。我们张庄每年要领两三万元救济款,吃七万斤救济粮。”

也曾有很多工作组到曲周来治理盐碱地,但都以半途而废告终。

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科学会战,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一定要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曲周成为试点之一,在曲周建站进行“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研究”的任务落在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的肩上。

当农大老师石元春、辛德惠等人来到曲周张庄建立“治碱实验站”时,村民们并没有什么信心。当农大老师们通过求学、调研摸清了曲周盐碱危害的“病根”,并开出“井沟结合、农林水并举”的“处方”时,村民们却不行动,担心“农大老师在张庄待不久”。石元春得知原因,当即代表众人痛快地表示:“治不好碱,我们不走了!”而农大老师住“三漏房”(漏雨漏雪漏土)、喝咸水、吃“三合面”扎根张庄的情形,像农民一样一身泥、一身汗地在盐碱滩摸爬滚打的实干精神,村民们也看在眼里。于是,第二天天刚亮,村南工地上,便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1974年夏天,张庄人第一次看到了齐整、穗大的麦浪。收割时,也不再是用手揪麦穗,而是“开镰了”。这一年,张庄大队总产粮食55.9万斤,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产量,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1万斤。此后,张庄大队粮食年产量不断攀升,59.6万斤,57.4万斤,92.2万斤……1977年后,亩产稳定在800斤以上(1972年时亩产只有158斤),盐碱滩的的确确变成了米粮川。

张庄的“奇迹”,震动了曲周其他村庄。王庄的老支书王怀义说:“我们村共3000亩地,只有1500亩能种。有了张庄的经验,我们找到石元春、辛德惠他们,一起把不能种的地都改良了,三年见效果,寸草不生的地变成了良田,可以亩产玉米1500斤、小麦1000斤。”

1978年,农业部拨款400多万元,推动张庄经验向曲周北部6万亩盐碱地扩散。到1987年,曲周28万亩盐碱地完成综合治理,盐碱地面积下降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国际土壤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土壤学家萨博尔樊教授来考察时称赞:“中国盐渍土的改良工作是一流的。”

在曲周基础上,农大师生推动旱涝盐碱治理成果走向黄淮海平原乃至三江平原、黄土高原、北方旱涝和南方红黄壤等五大区域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彻底扭转了我国南粮北运的格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3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

曲周农民则自行集资6000元,建造了一块汉白玉石碑,上书“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八个大字,派代表于1988年教师节这天,专程赶到北京,送给北京农业大学。由一方百姓给一所大学树碑,在我国尚属首例。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颉亚珍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