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薛剑强:仗剑疆场,御侮图强

2019-06-19 04:26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薛剑强:仗剑疆场,御侮图强

薛剑强,原名薛桂珊,1922年出生于涟水县方渡乡三湾村。1937年秋,薛剑强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石湖乡师。时值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师生群情激愤。薛剑强在校刊上发表《我是中国人,应献身这祖国的事业》,抒发以身许国的壮志,并决定改名“剑强”,意为仗剑疆场,御侮图强。

1943年,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第3师10旅兼)第4支队成立,薛剑强任10团1连指导员。1944年4月高杨战役中,薛剑强率部阻击前往新安镇援助的日军,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他带头端枪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为高沟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5年初,薛剑强调到10旅政治部工作,同年9月参加了解放淮阴的战斗。此后,薛剑强随部队进军东北,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长春阻击战等战役。在靠山屯战斗中,他腿部中弹,仍坚持在前线,直到战斗取得最后胜利。1948年春,薛剑强伤愈后重返前线,被任命为5师14团团长。

1948年9月,14团攻打义县的炮声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战后,薛剑强被授予“勇敢勋章”。1949年1月的平津战役中,薛剑强带领部队率先从和平门突入城中。平津战役胜利后,薛剑强挥戈南下,从湖南打到广西。

1950年夏,已升任116师参谋长的薛剑强,率部队由河南移驻辽宁海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薛剑强率部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

1951年1月,347团1营向釜谷里进攻。激烈的战斗中,薛剑强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1951年1月3日下午,薛剑强冒着敌人的炮火到阵地前沿察看敌情,准备在黄昏时组织部队出击。正当他在一棵树下举镜观察敌情时,敌人的炮弹爆炸了,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太阳穴。年仅29岁的薛剑强倒下了。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了纪念烈士的功勋,特将釜谷里山改名为剑强岭。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