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海外藏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集在兰州大学首发

2019-07-17 01:39 新华网

来源标题:海外藏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集在兰州大学首发

新华社兰州7月16日电 由新疆龟兹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联合编写的《海外藏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集》16日上午在兰州大学举行首发仪式。

克孜尔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它以独特的洞窟建筑形制和壁画风格,揭示了佛教经西域向东传播的历史轨迹,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

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先后有俄、日、德、英、法等国的探险队来到龟兹进行探险活动,龟兹石窟塑像和壁画遭受盗掘和切割。目前,海外收藏的龟兹石窟壁画大部分保存在德国。

自1998年起,新疆龟兹研究院先后赴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调查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等文物,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这些壁画进行虚拟归位复原。

此次出版的影像集是兰州大学“敦煌丝路文明与西北民族社会”双一流学科群建设项目,影像集将龟兹研究院从海外8个国家20余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集到的300多幅高清图片及部分洞窟复原影像整理出版,完整展现了古丝绸之路上龟兹艺术的风采。

该影像集主编朱建军表示,出版该影像集旨在让公众从不同角度了解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为丝路研究者提供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王铭禹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