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因何奔涌出不竭动力(2)

2019-07-25 02:09 人民网

来源标题: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因何奔涌出不竭动力

从一位志士的历史独白,聆听红岩精神的生动诠释

现在,走进歌乐山,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但在70年前,这里却是人间炼狱,321位革命者被疯狂屠杀。

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阴霾的狱牢里,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屠刀无所畏惧,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源于深深的信仰。

烈士刘国志,出生于泸州城的一个豪门望族,家族共有几十口人,遍及工、商、学界。中学时期,刘国志接触到马列主义,大量阅读这些马列著作后,他决心走革命的道路,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11月,刘国志回到重庆,开展地下党工作。地下斗争充满危险,刘国志经历了被捕、脱险、再被捕,经历近乎传奇。1948年,因为直接上级冉义智的叛变,刘国志再次被捕入狱。

在狱中,徐远举等国民党特务头子对刘国志进行了审讯。徐远举认为,刘国志“这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少爷,不可能真搞共产党”,只不过是“青年人爱新鲜,喜欢赶时髦”。于是,他先对刘国志进行了劝诱,但刘国志根本不予理睬。很快,敌人又搬出了老虎凳。酷刑折磨下,刘国志依然坚贞不屈。

在审讯中,刘国志曾不止一次地正告敌人:“我是从马列主义、从哲学的研究中找到真理的。我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我自愿背叛我的家庭,我不是受任何人指使,而是自觉自愿参加共产党的。我心甘情愿为人民牺牲自己!我的意志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我是共产党员,你们没有抓错。杀不杀我,你们有权;交不交组织,我有权。要杀是可以的,要我交出组织永远办不到。”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白公馆、渣滓洞关押的革命者展开疯狂屠杀。刘国志烈士高喊着社会主义一定胜利、革命必定成功等口号走上刑场,慷慨就义。

除了刘国志,众多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依然不屈不挠、宁死不屈,例如人们熟悉的“江姐”江竹筠,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例如写下了豪迈的《我的“自白”书》的陈然:“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些红岩英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