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洋品牌道个歉就能长记性了吗

2019-08-14 03:5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洋品牌道个歉就能长记性了吗

这两天,范思哲、蔻驰、纪梵希等知名品牌,均因在产品设计或官网上,将中国港澳台地区列成了“国家”,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强烈反弹,中国品牌代言人纷纷中止合作。触了礁的品牌求生欲很强,纷纷发布道歉声明,涉事商品也紧急下架。

这些欧美品牌在涉及港澳台地区时集体出错,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评估此类事件。这些年,摊上事的洋品牌不少,国人几乎都会在第一时间口诛笔伐,且声势日益浩大、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事关“一个中国”原则,国人眼里不容沙子,更会寸步不让。但问题在于,既然想要在中国做生意,那么对于中国的底线就该心有敬畏,可为什么这些洋品牌却总也不长记性?

究其原因,恐怕并非中国市场的蛋糕不够大,而是其受到的惩罚不够重。纵观种种事件,基本上都遵循着行为曝光、舆论讨伐、品牌道歉的发展模式。即便大家早已看透它们“不爱中国只爱钱”的本质,但就结果来看,却鲜有品牌因此在中国市场彻底“凉凉”。如今,曾在T恤上印制缺少台湾的中国地图的GAP,店铺仍然火热;曾在说明书中将台湾与中国并列的宜家,也是门庭若市。某种程度上,正因有如此轻巧的“前车之鉴”,后来者才会屡犯“无心之失”,才会把挑衅主权的严重事件当作普通的“公关危机”,甚至连道歉声明都是“微博专供”。

付出代价是长记性的前提。就错绘地图而言,按我国法律,违者当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产品、罚款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照此逻辑,T恤上印有错误地图地名,究其本质已属违法,绝不是一纸道歉就能撇清“无知”之责的。现如今,产品进入市场前都有质检关卡,对于洋品牌相关产品的“质量监测”,也不能仅依赖于网友及媒体随机举报。法治时代,需要对于此种现象进一步立明规矩、建立机制,以严格的执法和严厉的处罚帮洋品牌树起敬畏之心。

在中国做生意,就得守中国规矩,想“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绝无可能。真正惩罚几个,形成生动案例,起到震慑作用,这可能是让那些不长记性的洋品牌停止“装睡”的最有效办法。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作者:胡宇齐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