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经济观察:解决就业问题 中国职业规划机构应运而生

2019-08-18 01:57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经济观察:解决就业问题 中国职业规划机构应运而生

代写简历、面试培训、升职咨询、技能培训、“教练式”职业规划……近年来,职业规划机构风生水起,在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吃紧的情况下开辟出新的市场。不过专家表示,解决就业问题还应多措并举,重点解决整体性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调查失业率较6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至5.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调查失业率上行主要是因为毕业季到来、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的原因。今年毕业生总数达到830万左右。

对此,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全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理事周均旭表示,当前社会强调大学培养方式要积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严格考核高校培养人才的就业率,对就业不达标的专业甚至采取停招等极端手段,同时动员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以上种种试图通过调整结构来解决总量过剩,这让高校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教育的普遍降级,以应用技能、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二是高端人才就业低端化,大学生挤占低端市场,与专科生、高中生争饭碗;三是学生学非所用、业非所爱,就业质量不高。”

周均旭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帮助解决人才就业问题。目前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低端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就业的主要市场,对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年轻劳动力需求巨大,但是随着产能过剩,产业扩张停止、产业外迁以及技术进步等等,必须将未来的发展转向人口质量红利。如果产业结构不调整升级,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就上不去,人口质量红利就难以获得。

在社会就业机会吃紧的背景下,另辟蹊径的职业规划机构应运而生。

程亦此前一直在职业规划机构任职,她主要服务的客户是大学生。“提供的服务包括修改简历、面试笔试辅导等,也有保姆式的服务,就是手把手帮助客户进入想进入的公司企业,比如四大会计事务所、红圈所(知名律所)、快消、地产、互联网等。”

这种定制化服务的费用高昂,想要迈出校门就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要付出约7-8万元人民币左右。不过,仍然有不少人愿意“花钱开路”。

“职业规划机构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名校毕业,有行业热门企业的工作经验,这是职业规划机构获得学生青睐的一大原因。”程亦说,譬如法律行业职业培训老师一般都是985本硕毕业,在知名律所工作过。

对此,周均旭表示,职业规划机构产生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但并不能解决整体的就业问题。“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可以根据求职者需求进行对口服务,但是如果缺乏新的就业机会,大家只是在存量里进行争夺。”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