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半年纳税近5亿元,马上金融赵国庆首提“惠普”

2019-08-30 02:10 北国网

来源标题:半年纳税近5亿元,马上金融赵国庆首提“惠普”

8月28日,马上消费金融在新职场举办媒体沟通会,并披露2019年上半年各项业务数据,截至6月底,资产总额为511.11亿元,贷款余额493.95亿元,上半年营收44.09亿元,净利润3.01亿元,纳税4.83亿元。

同时披露的还有马上金融近期的业务策略——降息让利。”主动由普惠金融向惠普金融转变,在风险下降,综合成本下降的情况下,让利给用户,‘惠普’是我们核心的竞争能力”据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介绍,马上金融的风险指标持续下降,截止6月底,不良率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主动降息让利,息费同比下降19.03%。

1、惠普与新的常态化

在北京的写字楼中,最常态化的配套设施是夏天清凉舒适的空调和冬天温暖的暖气,当然也有些例外。

赵国庆在总结四次搬家经历时提到了一段最艰苦的岁月,在北京大望路与光华路交叉口的位置上,他们借了一个售楼处,工作了一年多,而那栋楼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于是员工自购的小电暖气和小风扇成了马上金融一道“常态化”的风景线。

当然,今天这些风景线已经湮灭于马上金融的历史中,虽然赵国庆和他的团队依然以创业公司的定位和标准要求自己,但一个事实是:马上金融的业务和科技实力,已经不亚于甚至超过许多A股上市公司。谁见过半年纳税近5亿元的创业公司呢?

马上金融空调和暖气的转变,好像也意味着:常态化的事物,一定是基于环境的,当环境变化时,常态化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变化。消费金融的现状是怎样的?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者不断增加,巨头系、银行系、持牌系、互联网系、助贷系各类消费金融机构纷纷越上台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市场环境之下,不同消费金融从业者采取了两类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下沉和上移。在银行选择下沉市场,不断进军消费金融之时,非持牌消费金融的市场被进一步挤压,将原有市场再次下沉、息费再次提高;另一类巨头系、持牌系、上市系消费金融机构则多选择将客户人群上移。

马上金融的应对是后者。在谈及对消费金融市场的判断时,赵国庆反复提到四个字:非常审慎。在“审慎”之下,便有了“惠普”的战略转变,普惠讲究的是下沉,在下沉之后,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非银机构,抗风险能力虽然强过众多致力于下沉市场的助贷机构,但依然对风险有着超前的嗅觉,而马上金融对于惠普的战略转变已经尝到甜头。

赵国庆表示,转向惠普之后,产品定价低,不良低,客户投诉少,这都是消费金融比较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未来,马上金融的转变并不只有“惠普”。

2、小细节,大格局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又或是金融科技公司,只要做金融业务,就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风险,而有些风险是任何金融机构无法幸免的,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银行、保险、基金等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

在马上金融规划中,开放平台、科技输出、金融业务三个方向共同发展,赵国庆指出“未来有风险的金融业务在马上金融的收入占比要在40%左右,开放平台收入在40%左右,科技收入在20%左右”。

马上金融这个转变并不新鲜,无论是BATJ关联的巨头系金融科技集团,还是各大银行基本都采取了类似的战略框架,马上金融有何不同?

笔者从赵国庆的讲话中总结出两点具有代表性的“细节”:

1、科技。马上金融技术人员的占比,高得不像是一家金融公司,组建了90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300多人的大数据风控团队 研发人员占比2/3以上,申请了170多项专利,自主研发了600多套核心技术系统。这些都是无法在财务数据中体现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马上金融获得中国银保监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一类成果奖的金融云项目,已经与多家银行展开合作。

2、场景自建。消费金融自诞生起便与场景密不可分,场景多是用来获客及补充部分风控数据,在马上金融虽然也是要利用场景获客,但场景的作用不局限于获客,比如其为多家零售商上线的刷脸支付是获客工具,在获客的角度讲,刷脸支付与发传单只是机器与人工之间的成本和效率的区别,但在数据维度则大不一样,通过机器获客在一开始就是数据化的,比如身份信息核实、入住频率等都是影响授信的因素。有交易就有支付,有支付就有信用,赵国庆将其自建场景的战略总结为一句话“高维打低维”。

在赵国庆的观念中,利润尤其是金融业务的短期利润,并不重要,不以规模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主,以践行普惠,让利用户为目标。在现场媒体就上半年发展等问题进行提问时,赵国庆淡然一笑,然后回答到:其实很满意,现在是一个很舒服的状态。

除了舒服,健康、良性,平常心等词汇是现场出现最多的。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