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电子诉讼、无纸化庭审……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效显著

2019-09-11 04:01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电子诉讼、无纸化庭审……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效显著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10日表示,以执行信息化、电子卷宗、电子诉讼等为重点,全国法院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目前建设成效显著。

10日,张述元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法院第六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做专题报告,从电子诉讼服务、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以及执行信息化等全流程,介绍了我国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服务人民需要的进展。

诉讼服务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文明的窗口,推进电子诉讼,让群众少跑腿,又有利于提升诉讼便捷化水平。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我国81.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民事案件网上立案率达到17.4%。全国范围内实现跨域立案的法院已达1154家,占全国法院总数的32%。

推进电子卷宗,让档案“瘦身”则是打通智能化办案的关键环节。据张述元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2864家法院建设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全国61%的案件随案生成电子卷宗并流转应用。电子卷宗已逐渐替代纸质卷宗,改变法官的办案习惯,为智能化办案打下基础。

部分企业、个人拒不执行诉讼一直是司法领域“老大难”问题。法院系统则通过信息化建设,助力解决执行难。张述元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开通了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建成统一的执行办案平台和指挥管理平台。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拓展执行联动范围,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覆盖存款、车辆等16类25项信息,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

当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还展示了广东法院利用信息化技术服务诉讼的最新成果,并上线全国首个智慧法院实验室——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广东)实验室。据介绍,实验室设有诉讼服务、办公办案、线上庭审、智慧执行、区块链研发、大数据管理等六大实验功能区。实验室将作为全国法院推进智能化应用的孵化器,以关键技术试验攻关为主业,深化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推动诉讼服务和审判辅助智能化。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