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十七棵松树见证下的苏区振兴路

2019-09-18 16:08 央广网

来源标题:「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十七棵松树见证下的苏区振兴路

央广网瑞金9月18日消息(记者王子衿)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蛤蟆岭上,十七棵青松挺拔耸立。近日,记者跟随“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华屋时,一堂特殊的《十七棵松》党课在青松旁开讲。

1

图为《十七棵松》党课开讲(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红军战略转移前夕,十七位参加革命的华屋青年先后回到家乡,他们沿袭客家人种植后龙树的风俗,每人在蛤蟆岭种下一棵松树。这十七位青年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全部壮烈牺牲,为缅怀先烈,华屋后人在松树上挂上写有烈士姓名的木牌,每逢清明、春节都前来祭拜。

80多年过去了,烈士当年种下的棵棵小树,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他们见证着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也见证了华屋这个革命老区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2

挂有烈士姓名木牌的青松,曾经的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走在华屋,新建的民居干净整洁,水泥路宽敞开阔,倘若不是有旁边保留的旧居提醒,很难想象这里在2012年以前仍然存在土坯房透风漏雨、乡村小路曲折泥泞等问题。

据华屋村主任华盛介绍,2012年以前,华屋119户村民中有103户都居住在土坯房中,甚至有因经济条件较差或房屋倒塌无力修缮只能和邻居合住一间的情况。

3

华屋103户村民在2012年以前都居住在土坯房中,每排房屋内有4-5户居民居住(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任务,华屋也成为了首批获益的革命老村。

华盛告诉记者,苏区振兴各项政策落实后,华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住上了三层小楼,清洁纯净的自来水代替了浑浊的土井水,明亮的电灯代替了暗淡的煤油灯,各项基础设施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4

一栋华屋村民居住的三层小楼外,印刷着“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中喜洋洋”的字样(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在产业发展方面,华屋也迈开了脱贫致富的新步伐。

53岁的华水林是烈士华钦材的后代,也是华屋的村民之一。2015年,在外打工的华水林选择留在家乡加入果蔬合作社,种植蔬菜、百香果、火龙果等作物,产品经由电商平台、周边市县果蔬市场等销往各处,并成功脱贫。

采访时,华盛告诉记者,华屋发动村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山上种油茶、田间种蔬菜、荒坡养蜜蜂”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华屋已种植蔬菜68亩,油茶300亩,毛竹2000亩,葡萄等瓜果201亩,养蜂300多箱,还设立了农村e邮服务站点,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以前在外打工主要是干杂货,月收入最多赚2000多元,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有更好的收入。”华水林说。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