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语言扶贫论坛举行 提高语言能力助力脱贫攻坚

2019-10-16 00:25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语言扶贫论坛举行 提高语言能力助力脱贫攻坚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马海燕)在第27个国际减贫日和第6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15日在北京举行。如何在推广通用语言的同时发展多样化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助力脱贫攻坚成为与会者关注的话题。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表示,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发布《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中国多数贫困地区实现推普广动员、广参与、广覆盖,贫困群众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不通普通话的人数不断减少,交流交往能力有所增强,职业技能明显提升。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表示,语言可以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就同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的语言减贫,在宏观层面是要推广普通话,同时促进地方语言(包括民族语言、汉语方言)增值;在个人和家庭层面,既要提升语种能力,又需重视语言技术的应用。

国际上关于语言与贫困的研究有著名的“费希曼—普尔假说”,即富裕的国家语言较为统一,具有“同质性”;较贫穷的国家语言具有多样性,即“异质性”。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说,不是说语言多样化就绝对贫困。从某个角度说,语言多样性会促进经济繁荣,而且在民族地区强调语言多样性会在文化上更易被接受,各种交流开展起来也更方便,更有利于脱贫攻坚。

武汉大学教授赫琳指出,要阻断贫困的代际延续,还要注重发展技能培训与语言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要防止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新贫困。(完)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