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每个人永远的根和魂。内蒙古这片辽阔的草原,‘奋斗’的蒙古马精神、‘服务’的乌兰牧骑精神、‘团结’的守望相助精神……永远温润着我们的内心,荡涤着我们的灵魂。”10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在“我的根在草原——2019内蒙古文化艺术人才北京恳谈会”上的一席话,让在座每一位草原人感到温暖和共鸣。
民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乌兰杰说,14岁那年,因为会唱科尔沁民歌而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60多年来,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民歌进行的。如果没有家乡科尔沁民歌,也就没有自己的事业和成就;影视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认为,内蒙古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文艺工作者只有珍惜珍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才能真正充满真情地投入创作。电视剧《国家孩子》导演巴特尔说,他外公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为他心灵种下了“英雄”的种子。来自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内蒙古籍文化、艺术人才共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话发展,表示为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贡献力量。
会上发布了《2019内蒙古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指导意见》,并征集、遴选、评审出第一批创作项目。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纳影业集团分别与内蒙古电影集团签署电视剧《库布其》、电影《乌兰夫与三千孤儿》合作协议。玛拉沁夫、任亚平、郝时远等8位专家和学者被聘任“内蒙古文化艺术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以进一步提升内蒙古文艺工作策划水平、推进内蒙古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