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凡是社区党建做得好的地方,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效果就会较好。在职党员回社区是北京市党建的创新服务模式,在职党员以社区居民的身份引领小区治理,改变了原来小区治理工作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是街道、社区干部的局面,在职党员推动小区与单位共建,也使社区建设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转为“集体共舞”,形成共建和谐幸福家园的强大合力,而居民群众则是最终的受益者。
最近,一直困扰着延庆高塔小区16号楼的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高塔小区16号楼属于市政自管楼,楼宇旁边是繁华的庆隆街,楼宇对面就是延庆最大的小学,由于小区规划之初没配建足够的停车位,随着住户和私家车越来越多,原来的停车位难以满足居民需要。再加上属于自管楼,没有物业管理,很多住户将车随意停在小区里的绿化空地上,不仅堵塞消防通道,而且对道路通行造成很大影响,一旦赶上学校放学时段,有社会车辆停在社区里,本小区居民开车回社区都困难,停车难成了16号楼居民的心病。
董汉玉是一名普通的党员,4月份他和同住在高塔小区的小张一起以在职党员的身份前往高塔社区报到,恰巧碰到有高塔社区居委会正在整理社区热点难点事件。针对这一情况,董汉玉与小张先建立了高塔小区16号楼居民微信群,收集居民对于解决停车位难的建议,两人多次到楼宇建设单位市政管理公司反映情况,经过多次协商以及与小区居民的反复沟通协调,得出如下方案:
市政公司派遣其下属公司将小区中间车库旁的高台拆除清运走,用水泥抹平,空出8个车位,小区内72户居民每户出资280元作为电费,用来支付单元门前LED灯的电费,同时启用小区门口电动门。如此,既能防止小区门口乱停乱放造成秩序混乱,又增加了安全系数。五一节后,施工单位到小区拆除高台,随后垫土、硬化、划车位。一个月后,困扰居民心头的停车难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居民们别提多满意了,对小董和小张充满了谢意与敬佩。现在的小董已经成为72户居民的“群主”,小区里有什么事,他在微信群里一号召,社区居民立即就响应。前几天,社区号召居民将地下室的堆积物进行清理,小董在群里一发通知,小区居民纷纷自动将自家的堆积物进行了清理,可谓“盛况空前”,不仅清理堆积物,只要是关于社区建设方面的,只要群里一号召,居民们立即群起而响应,集体参与。
社区党建能力的提升,只要将党建与群众关切联系起来,抓住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破解社区治理的难点问题,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如此,就能让党建的根基扎根于群众之中,从而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起人人服务社区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