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阿什罕苏木的治沙之路

2019-11-09 00:35 光明网

来源标题:阿什罕苏木的治沙之路

“人迷眼,马失蹄,白天点灯不稀奇。”这是阿什罕苏木牧民对过去当地沙漠环境的形象比喻。过去的阿什罕苏木一片荒芜,黄沙漫天,全境80%都是沙地。如今,纵横交错的路网为治沙打开一条条“绿色通道”。近日,“见证七十载·草原新发展”线下采访团一行走进了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实地感受它从贫瘠沙地到葱茏绿洲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阿什罕苏木整合资金修建了图哈线、苏都线、那日线三条穿沙公路,总长100余公里。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21.9%,增加到60%。阿什罕苏木117万亩沙化面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综合治理。与此同时,纵横交错的路网为阿什罕苏木打开了一条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道路,让农牧民走上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的发展模式。

让曾经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迎风傲立的黄柳、白柠条、樟子松等植被筑起了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屏障。所有的改变,都离不开阿什罕苏木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的接力治沙的智慧。

如今,在阿什罕苏木,无论是村庄里,还是各级道路两旁,目光所及皆是茁壮成长的树苗。沙子治住了,沙产业也开始红火起来。柳条被加工成生化酶和压缩板,草籽的收入也十分可观。现在大家都说,是“绿”字,让阿什罕人走出了沙漠的桎梏,冲破“沙退人进”的藩篱,成为了阿什罕苏木最美的底色。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