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特写之一“面孔”:我们坐着地铁2号线,驶向同一个目的地

2019-11-09 00:42 新华网

来源标题:特写之一“面孔”:我们坐着地铁2号线,驶向同一个目的地

特写之一“面孔”:我们坐着地铁2号线,驶向同一个目的地

新华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特写之一“面孔”:我们坐着地铁2号线,驶向同一个目的地

新华社记者周琳、陆文军

这几天,如果你乘坐上海地铁2号线,会发现这一条横穿上海的地铁线路,变成了一个“小小联合国”,汉语、法语、英语、日语、韩语……各国语言飘荡在车厢里。来自各个国家的参展商和代表团,带着五颜六色的参展证件,在同一个目的地——徐泾东地铁站下车,前往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

“你是去‘四叶草’吗?”看到记者拿出了证件,一位笑容甜美的外国姑娘主动打开了话匣,“我们去往同一个目的地。”而坐在她旁边两位身着西装的男士,一路用法语说着什么,记者只能勉强听懂“出口”“交易”等几个简单的词汇。对面的长椅上,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士拿着电脑正在准备材料。

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驻华首席代表吴佳航在江苏路地铁站上了车,他是车厢里少见的中国“面孔”。因为是中国人,他觉得自己也是进博会的“半个主人”。“13年前,哥伦比亚咖啡在中国年销量不足400吨,如今年销量已超过5000吨。”去年至今,吴佳航去了好几趟哥伦比亚,把六个产区八种不同的咖啡豆,送到了哥伦比亚国家馆里,推介给中国乃至世界。

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是该国最大的农业类非政府组织之一。10余年前,协会在中国开设代表处并任命吴佳航为负责人,使得远在南美却风靡世界的经济作物咖啡,能够大踏步地走进中国市场的大门。

在吴佳航的双肩包里,随时都背着一些咖啡豆和咖啡粉,“这样可以随时用咖啡给自己充电,也给别人充电。”对于哥伦比亚的咖啡风味,他如数家珍,还给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瑰夏”的口味。

去年的首届进博会上,哥伦比亚并没有设立自己的国家展台。今年,哥伦比亚国家馆门前一直排着长队,不少观众慕名前来,想要品尝独特的哥伦比亚原产地风味。

因为途经张江、陆家嘴、人民广场、中山公园等上海的重要地标,地铁2号线过去常被戏称为“白骨精线”(白领、骨干、精英);而如今,2号线的终点站“四叶草”成为众多外国展商走进中国市场“第一步”的起点。

在这节小小的车厢里,乘客们虽然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却同样洋溢着期待和轻松的表情。中国大市场,成为大家统一的目的地。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