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界怎样变化,社会如何发展,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标准永远简单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居乐业。吃饱、喝足、穿暖,生病了有地方看病,生孩子能健康抚养,老了能颐养天年等,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满足这些基本民生保障标准要求,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乐在其中,就是一个好社会!生活在北京的市民朋友们就有这种体验,正是“七有五性”插上了人们高质量生活的翅膀,让大家快速进入安居乐业幸福新时代。“七有五性”是北京市政府为北京市民量身定做的民生发展政策。
“七有”,即,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五性”,即,安全性、公正性、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样性。
“七有”“五性”是北京民生保障体系的标准,它以简单直白的方式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深入群众人心,深受群众好评!“七有”是音乐中的七个音符,“五有”是五个维度,“七有五性”宛如一曲悠扬美妙的旋律,回荡在天地间。
一是奏响独奏。“七有五性”每个音符都饱满铿锵有力,在满足群众需求的七个点上发力,做到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更容易感受这种体验。比如,就拿公正性来说,曾经逃离北上广的人们,回到小地方碰壁以后又不得不返回北京重新打拼。最终他活出了每个人自己想活出的模样。为什么?因为北京有相对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环境。“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容易感受公平正义和幸福。全因民生“七有五性”音符个个铿锵有力。
二是奏响多重奏。把七有五性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结合起来,让七有体现五性,让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贯穿老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始终,让群众生活的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不是“一刀切”,不是“一锅煮”,不是大水漫灌的应付,而是精确制导和精准施策的针对性分类指导,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齐什么。“七有五性”在每个北京人身上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讲述着不一样的精彩。多重奏汇聚的民生反响,发自每一名市民的内心真实声音。
三是奏响主旋律。假如把民生当作一场音乐会,独奏不够,多重奏也不够,只有把独奏和多重奏联合融入起来才能奏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主旋律。你听,北京的主旋律响起在耳畔:其中有小巷管家的服务声,有庆祝国庆70周年的欢呼声,有跳广场舞的歌曲声,有课堂里面的读书声,有社会发展的隆隆声……声声入耳,余音绕梁,组合起来,演绎成了一场音乐会,奏出了新时代首都民生事业的主旋律,回荡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