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11月猪肉价格三周环比连降 分析称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2019-11-28 11:27 中国网

来源标题:11月猪肉价格三周环比连降 分析称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农业农村部26日发布的周监测数据显示,16省市猪肉价格总指数周平均值已连续三周环比下跌。这是否意味着近期由猪肉价格拉高的CPI将在11月份迎来拐点?

对此,分析机构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看法不一”。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价格连续三周环比下跌,带动本月食用农产品环比出现下跌,加上非食品价格整体仍维持在低位,预计CPI同比涨幅应该会比上月略有回落。

也有分析认为,尽管猪肉价格环比下跌,但同比则上涨141.0%,因此11月份CPI可能继续上升到4%左右。不过,随着生猪生产和供应的增加,猪肉价格涨幅也将趋于回落,我国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猪肉价格三周环比连降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6日发布的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监测周报显示,2019年第47周(即11月18日-11月22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42.44元,环比跌8.0%。中国网财经梳理发现,这已经是猪肉价格在本月的第三次环比下降。

与此同时,商务部在26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1月18日至24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3%,肉类价格以降为主,其中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3.66元,下降8.6%。

对此,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宏观师唐建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11月以来猪肉价格连续三周环比下跌,带动本月食用农产品环比出现下跌,加上非食品价格整体仍维持在低位,预计CPI同比涨幅应该会比上月略有回落。

而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认为,尽管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出现环比下跌,但是同比则上涨了141.0%,高于今年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在猪肉价格的拉动下,预计11月份CPI可能继续上升到4%左右。如果当前猪肉价格环比下跌可持续的话,CPI环比会有所回落。总的来看,当前通胀主要是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引起的结构性通胀,随着生猪生产和供应的增加,猪肉价格涨幅也将趋于回落,我国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政策密集发力稳猪价

作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猪肉的价格关系着民生,价格变动也牵动着老百姓敏感的神经。

对此,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稳定猪肉价格。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一系列举措,包括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增加地方猪肉储备等等。

9月,国家10余次出手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连开3场高级别会议,七大部委在文件及发布会上提及有关生猪生产、猪肉价格等表述多达400余次。

11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下一步,要落实好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多措并举恢复生猪生产,深入清理各地不合理禁养规定,利用北方玉米丰收等条件更好保障南方养猪大省饲料供应,发挥好储备调节作用,促进禽肉、牛羊肉等生产,确保市场供应,规范市场秩序,遏制部分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11月2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8月30日开始,农业农村部就会同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部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从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实施贷款贴息、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加大生猪生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增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19年上半年中央财政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2.2亿元、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以及2019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3亿元已下达各地。今年1-9月份,全国承保的生猪超过3亿头,同比增长6.19%。

进口方面,杨振海表示,前三季度进口猪肉132.57万吨,增幅超过40%,第四季度进口可能还会增加,这对缓解供应压力还是有帮助的。

与此同时,各地也都加大了政策落实力度。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生产扶持政策效果正不断显现。

据了解,截至11月中旬,重庆全市新增生猪产能达到84万头,生猪存出栏降幅逐步收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四川省生猪价格11月初开始出现下降,截至11月中旬,全省生猪均价36.72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2.92元/公斤、降幅7.37%;猪肉零售均价56.98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4.04元/公斤。

黑龙江省今年下半年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制定出台了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种猪场保护等政策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数据显示,11月23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生猪价格已降到每公斤30元左右。

此外,安徽省、湖北省、辽宁省生猪存栏也稳步回升,供应平稳有序。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作者:张紫祎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