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做活山沟沟里的脱贫大文章

2019-11-29 07:0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做活山沟沟里的脱贫大文章

在河北省阜平县种鸽孵化车间,一只只破壳而出的小硒鸽承载着脱贫致富的希望。据了解,这是阜平县与西城区结对帮扶示范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创收2.9亿元,许多在家门口上班的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阜平是革命老区,地处太行山脉深处,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可谓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这样的自然条件,异地搬迁成为当地脱贫的重要举措。但改善居住环境只能解一时之困,摘掉“穷帽”、迈向富足终究还得靠产业蓬勃。那么,山沟沟里的产业脱贫怎样才能做得成、做得好?

从“小硒鸽”项目经验看,找准特色定位就是关键之一。虽说在山沟沟里发展产业面临严峻的生态制约,但这样的“限制”换种思路就是“禀赋”。就拿阜平来说,山地成片、植被覆盖率高,很适合大面积养殖肉鸽。而且,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健康观念提升,“首选生态产品,多花钱也愿意”的消费者不少,“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成为农副产品赢得市场的“加分项”。比如,四川泸州的中草药鸡,河北武邑县的“跑步鸡”,呼伦贝尔的生态黑山猪等,都是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蹚出路子、打响品牌。可以说,因地制宜的“生态+养殖”模式,让“小硒鸽”有了可观利润,犹如一条“鲶鱼”不断激活当地产业。

当然,做好产业脱贫大文章,离不开产业链的深耕。对于贫困山区而言,单一产业类别抗风险能力显然较弱,但凡市场“风吹草动”,村民就可能“一年汗水白流”。让老百姓具有持续脱贫的能力,尤须完善产业链,实现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带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产业链条做全了、延长了,不仅能提高附加值,还能彻底盘活当地资源,打开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令人欣喜的是,阜平县以硒鸽养殖为切入点,形成餐饮、旅游“一条龙”,下一步还将深化产业纵向一体化,打造包括饲料加工、食品深加工、果蔬种植等在内的生态循环产业集合体,无疑值得期待。

“小硒鸽”活力的启示是:只要最大限度发掘资源特色,便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放眼京畿大地,有特色的山沟沟还有不少,多开动脑筋、多提供支持,产业脱贫的文章会越做越活。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范荣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