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媒体正迎接着深刻变革,其表现特征是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迅猛冲击。传统媒体寻求自身跨越发展的道路,既是传统媒体借力新媒体拓展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两者相互融合,积极应变,在媒体变革中寻求共同出路的过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同样为文化产业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契机和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产业;创新
一直以来,传媒出版行业都是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导大众获取信息渠道,尤其是传媒行业,对信息产业影响更是紧密相关。如今,面对传媒出版行业发展的变革,天海京视传媒运营副总编任艳玲作为行业中的引领者之一,已经率先做出转变,不仅把握住行业发展新机遇,而且不断整合资源,实现创新融合发展。
1京视网的创建
当传媒业迎来新的发展气象之时,天海京视传媒在2012年应势而生。同年,公司与北京市朝阳区商会文化创意产业分会合作,联手打造的互联网平台——京视网上线,显示出天海京视传媒在成立之初就强势介入无限增值、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领域。2013年,任艳玲加入天海京视传媒,凭借丰富的企业整体运营管理与传媒出版行业经验,带领公司打造出完整的传媒产业价值链体系,并逐渐向“大媒体运营商”迈进。
京视网是国内信息发布和微视频传播的领先综合性平台,以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为核心,以视频为突破口,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源自首都的声音”一直是京视网致力发展的目标,在任艳玲看来,这更是京视网数字传媒品牌建设与推广的方向。
在京视网运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任艳玲带领团队以市场化开发为先导、以新媒体开发为创新动力,积极为京视网构建线上话语权和影响力,具体在影视剧制作、音乐产业、剧院演艺、明星经纪等娱乐业务拓展,整合电视制作服务与广告服务,品牌运营与投融资业务拓展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使京视网走在新媒体时代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
从专业编辑制作团队的搭建到市场营销全产业链管理,再到与50多家主流媒体、200多家行业企业商业协会达成深度合作,无一不体现出任艳玲在京视网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及团队建设中的突出能力。2015年12月,京视网挂牌上市,成为目前国内第一家登录资本市场的传媒企业和商会联合打造的互联网平台。这距离京视网上线仅三年,距离任艳玲管理京视网运营仅两年。此时的京视网,已经形成了八个版块、十个频道的内容格局,在视频传播与推广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还在不断探索与新媒体的互动合作。
2京视网手机台的发展
纵观任艳玲的职业履历,不难发展她一直是传媒出版行业中的佼佼者,曾任职于北京艺林名州文化传播公司和《吉林科技报》。拥有21年平媒及互联网从业经历的她练就了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同时具备全局把控项目运营的能力,在产品定位、内容生产、营销策划、市场推广及销售各模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新闻传播的媒介与方式也在日益发生变化。任艳玲表示,“新媒体的出现推动新闻传播媒介与方式不断升级与演进,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于是,她将京视网定位为以视频为突破口,以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为核心,逐步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平台。随后,她开始着手筹备京视网手机台上线工作,加快公司融入移动新媒体进程,带领京视网手机台成长为中国领先的手机全媒体播出发布平台 。
“与京视网不同的是,京视网手机台依托于移动全媒体播出发布系统,可实现电视、大型活动在手机端的直播、栏目点播、资讯发布、活动抽奖等与网民深度互动。”任艳玲介绍说。作为京视网手机台的运营管理者,她首先在产品管理中严加把控,负责平台内近百个频道的内容评审,不仅保障了内容生产的原创性和优质性,还积极推进与各大广告商和主流媒体的合作,以及大型商务直播活动、商会协会企业推广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全面致力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平台建设。
2019年9月,北京卫视《魅力京津冀》节目官网上线暨京视网手机台《魅力京津冀》开播仪式活动在北京丰台总部基地上宴酒店举行。北京卫视《魅力京津冀》节目官网上线和京视网手机台《魅力京津冀》开播,将形成节目与京视网手机台深度互动,拓宽传播渠道,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助力冬奥会,提升城市形象,献礼国庆70周年。该节目旨在以电视节目为核心载体,发挥主流媒体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促进京津冀城市全域旅游、红色基地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精准扶贫、金融资本及科技创新与企业的有机融合、推广城市形象、拉动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
“《魅力京津冀》节目官网上线在京视网手机台开播可实现节目与京视网手机台的深度互动,在为平台引入优质内容的同时也拓宽了节目本身的传播渠道。”任艳玲最后表示,“在媒体融合营销的进程中,还需积极拥抱新媒体时代变革,开启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