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对外公布了10条“北京最美街巷”和10位“最美小巷管家”的评选结果,成为北京街巷治理成果的新名片和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新典范。
2019年,是北京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行动的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节点上评选出炉的“最美街巷”和“最美小巷管家”,无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自2017年3月全市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和全市各部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专项行动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各区以绣花工艺、烹小鲜的态度,以“十无一创建”的标准,先后完成3000余条街巷的整治工作,切实提升了胡同景观,改善了首都市容市貌,让京城百姓感受到了更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细看这十大“北京最美街巷”的名单,草厂四条胡同、雨儿胡同、西海南沿街、义达里胡同、垂杨柳南街、粮食局直属库平房胡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背街小巷,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最美街巷”的佼佼者,主要还是跟近三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分不开。正如大家感叹“胡同里有了风景,我的家也更漂亮了”“环境改善了,出行方便了”“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感和自豪感”,这些老街巷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焕发出新活力,跟北京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狠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使文明创建积极融入城市治理的发展理念息息相关。
从年初开始,北京就依据新版《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研究制定了《2019年北京市文明城区测评工作操作手册》,其中一大变化就是增加了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这项测评内容。这就意味着,北京背街小巷的环境治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拆除“违建”,封堵“开墙打洞”,入地“架空线”等乱象清理、日常维护层面,而是上升到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度,通过党建引领,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推力,通过街区更新,使文明创建积极融入城市治理,通过精治、共治、法治,推动文明养成,共享文明生活。
总之,京城背街小巷所发生的喜人变化,既让胡同重现了整洁、宁静、有序,也提升了百姓的宜居指数、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因此,我们期盼着未来会有更多的胡同成为“最美街巷”,用它们的宜人风景,共同点亮这座伟大城市的文明之光。
文/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