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邹韬奋生前未入党,为何被许“吾党的光荣”?

2021-04-21 13:27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邹韬奋生前未入党,为何被许“吾党的光荣”?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王凯)提起邹韬奋,大家都不陌生,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是无数中国新闻人的追求,他创办的三联书店是读书者的心灵家园。可你是否知道,这位直到去世后才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的爱国民主人士,却获得中共的高度评价,被许为“吾党的光荣”?

回顾邹韬奋的一生,从192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开始,他就一直秉持“为大众做喉舌”的宗旨,针砭时弊,关心民众生活,揭露军阀、官僚政客的丑态,深受读者喜爱。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痛斥蒋介石打内战的行径,响应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以如椽巨笔鼓舞了成千上万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和奔赴抗日前线。

在被迫流亡海外的岁月里,邹韬奋考察了美英德法和苏联等国家,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实现了思想上的升华,也逐渐坚定了选择中国共产党的信念。

回国后他因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日,与沈钧儒等被捕入狱,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虽获释,却也一直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打压。

尤其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对民主进步人士的迫害愈演愈烈,邹韬奋不得不在中共的帮助下转移多地,继续从事抗日文化宣传工作。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多次提出入党要求。但因为工作需要,党组织当时没有立即接受他的请求。

怎奈天妒英才,1944年7月24日,年仅49岁的邹韬奋在上海病逝。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心中夙愿,口授遗嘱再次提出入党申请。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虽然邹韬奋生前未能入党,但中共中央在致其家属的唁电中称他为“吾党的光荣”。毛泽东为之亲题挽词,赞扬他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也感慨地说,邹韬奋经历的道路,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历史上,民主进步人士中还有许多人如邹韬奋一样,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得偿入党夙愿。比如宋庆龄先生,直到逝世前不久才成为中共党员;又比如邓初民先生,73岁高龄终于入党时,兴奋地引用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以邹韬奋为代表的爱国进步人士,无一例外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他们经过反复的探索、比较、实践、思考后,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无怨无悔地选择了相同的信仰归宿。

为了实现共同的伟大理想,众多爱国民主人士在中国革命的大潮中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同行,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了从爱国主义者,到新民主主义者,再到共产主义者的历程。最终,他们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长久的夙愿。这也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最佳诠释。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