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 刘美君)“这次我带来关于“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议。”一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就介绍起了他带来的这件议案。“这次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对大家就诊习惯的改变,催生了医院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他建议,三级医院直接与社区医院联动形成紧密型医联体,让日常的分级诊疗和转诊更流畅。
顾晋说,从近两年各地医联体建设情况来看, 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很多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比较松散的联系。
紧密型医联体应该如何实现?顾晋认为,专家、学科及管理下沉是基础,而实现这些基础性建设的前提,是统一的医联体管理、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实践中,首钢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将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肿瘤等常见病诊治的专家下沉到社区,同时还将患者需求较大的口腔科、中医科、按摩康复等学科下沉,提高了患者选择社区就医的积极性。同时,首钢医院和下辖的社区医疗机构都有统一的信息化连接,实现资源、信息等互联互通,“医生在社区就能看到三级医院的影像报告、检验报告等,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沉到社区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能够让疑难杂症患者顺利转诊到三级医院,从而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患者结构。”
“新冠疫情让双向转诊变得流畅”。顾晋笑言,因为信息打通,疫情中这两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也更为流畅。“如果发现发热患者,社区可以立即将患者转到上级医院,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转诊不畅耽误了就诊时机。”
疫情期间,社区医疗机构主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常规检查、输液等医疗工作,顾晋在连线时坦言,原来,尽管可以在网上预约挂号,老百姓看病也都愿意到医院排队。疫情发生后,各大医院实行预约挂号,一些像慢性病或肿瘤的患者确实有到医院的需要,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就选择来到社区。“像一些老人不会在网上操作挂号,就可以先到社区来看,社区医生看过,确实还需要去三级医院,患者在社区就可以实现上转。同样的,医院也可以直接把患者下转到社区。现在,医院的预约门诊数量超过了总预约数的90%,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顾晋认为,这次疫情提供的宝贵经验,将成为自己提交议案的有力依据,“紧密型医联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分级诊疗、‘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千龙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 刘美君)“这次我带来关于“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议。”一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就介绍起了他带来的这件议案。“这次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对大家就诊习惯的改变,催生了医院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他建议,三级医院直接与社区医院联动形成紧密型医联体,让日常的分级诊疗和转诊更流畅。
顾晋说,从近两年各地医联体建设情况来看, 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很多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比较松散的联系。
紧密型医联体应该如何实现?顾晋认为,专家、学科及管理下沉是基础,而实现这些基础性建设的前提,是统一的医联体管理、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实践中,首钢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将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肿瘤等常见病诊治的专家下沉到社区,同时还将患者需求较大的口腔科、中医科、按摩康复等学科下沉,提高了患者选择社区就医的积极性。同时,首钢医院和下辖的社区医疗机构都有统一的信息化连接,实现资源、信息等互联互通,“医生在社区就能看到三级医院的影像报告、检验报告等,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沉到社区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能够让疑难杂症患者顺利转诊到三级医院,从而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患者结构。”
“新冠疫情让双向转诊变得流畅”。顾晋笑言,因为信息打通,疫情中这两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也更为流畅。“如果发现发热患者,社区可以立即将患者转到上级医院,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转诊不畅耽误了就诊时机。”
疫情期间,社区医疗机构主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常规检查、输液等医疗工作,顾晋在连线时坦言,原来,尽管可以在网上预约挂号,老百姓看病也都愿意到医院排队。疫情发生后,各大医院实行预约挂号,一些像慢性病或肿瘤的患者确实有到医院的需要,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就选择来到社区。“像一些老人不会在网上操作挂号,就可以先到社区来看,社区医生看过,确实还需要去三级医院,患者在社区就可以实现上转。同样的,医院也可以直接把患者下转到社区。现在,医院的预约门诊数量超过了总预约数的90%,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顾晋认为,这次疫情提供的宝贵经验,将成为自己提交议案的有力依据,“紧密型医联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分级诊疗、‘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