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香山评论|让司法在互联网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2020-05-28 11:04 千龙网

日前,记者从司法部了解到,2019年,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线即时咨询微信小程序,目前已累计咨询52697条,平均首次响应时间21秒,平均互动时长34分钟,平均每条咨询互动14.5次,用户满意度达到94.4%。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提供法律咨询910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7万余件,受援人近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

这一个个数字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媒介——互联网司法。之所以将互联网与司法作为一个媒介,是因为离开了司法,互联网只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与司法相结合,才能够为智慧法院发挥更大效用。

技术的革新是基础,而理念的转变才是关键。互联网与司法的结合不仅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理念与工作方式的转变。

毋庸讳言,诚如这次疫情中互联网司法的卓越表现,其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智慧法律服务建设过程中就一点一点地在发展,从而让全国司法系统发现了“互联网司法”的魅力,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看得见的正义,让司法更加便捷。

互联网司法在“破与立”的革新中蓄力前行。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互联网司法的脱颖而出更加坚定了我国推进智慧法律服务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互联网司法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以实现案件的“一站式”处理。作为智慧法律服务建设的重要依托,互联网司法以快速、透明、便民的司法模式,逐步成为人民群众亲历司法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这些司法创新不仅体现了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新动能,而且充分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司法为民的情怀底色。

不过,互联网司法还有许多规则和技术需要继续革新与完善,这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共同期待互联网司法在中国司法进程中迸发出更加绚烂的火花。(文/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

责任编辑:陈健男(QE0022)作者:刘美君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