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曲周精神_千龙网

开栏的话

  1973年至今,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燕赵大地,高扬“责任 奉献 科学 为民”的曲周精神,服务乡村振兴、培育时代新人,形成了独具中国农大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育人模式,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追求,谱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壮丽诗篇。
  •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助推农业发展三部曲之三:实践中的科技创新富民利己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帮助下,曲周不仅从老碱窝变成了米粮川,而且连续8次1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2%和56%,当地人都说:“先有实验站,后富曲周县。”

  •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助推农业发展三部曲之二:科技小院打通技术应用“最...

    “我们这一代面临的形势不一样了,我2004年来曲周实验站驻站时,就发现随着粮食增产,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越来越多,生态环境堪忧。如何既让人们吃得有营养又不影响环境?我们开始探索研究粮食的‘高产高效’体系,提前10年为国家农业的绿色发展找方案。”农大教授张福锁说。

  • 农大师生扎根曲周46年 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

    从北京西站出发,坐两个多小时的高铁列车抵达河北邯郸,再转乘汽车行驶约1个半小时,就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这段颇费周折的行程,在扎根此地的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眼里,已经相当便利了。实验站站长江荣风依然记得,早些年前往实验站,需要乘坐夜行列车,再转乘每天只有一趟的班车,第二天中午才能抵达目的地。在过去的46年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代代农大人扎根曲周,将一片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了亩产过千斤的米粮川。

  •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一个明媚的午后,我们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见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探索绿色发展的学术带头人。

  • 千年盐碱滩变成米粮川——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助推农业发展三部曲之一

    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科学会战,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一定要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曲周成为试点之一,在曲周建站进行“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研究”的任务落在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的肩上。

  • 盐碱滩变米粮川 农大人46年扶贫河北曲周县

    从1973年农大首批7名老师赤脚蹚水来到这里开始,一代又一代农大师生从改土治碱到农业综合开发,实践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靠“减产”挣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五

    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们指导下,河北省曲周县德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得宾学会了种葡萄靠“减产”挣钱。“第一年基本没卖啥钱,种了80亩葡萄,都赔进去了。”李得宾回忆起2012年第一年种葡萄时说,虽然亩产7000多斤,但因着色不均匀,葡萄卖不出去,大部分都烂在了地里……

  • “农民教授”李晓林——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四

    “农大实验站里使用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小麦亩产达到1200斤、玉米1600斤;一墙之隔的农民的地里,小麦亩产仅有800斤、玉米1100斤。只有一墙之隔啊,怎么会这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说,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科研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发论文、评奖,要让科技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 研究生“包地”种葡萄——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三

    白皙的皮肤,秀气的脸庞,会笑的眼睛。很难想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晓奕同时是一个承包土地种葡萄的“农民”。“我包地种葡萄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看看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是什么样子,防止做技术推广时误导农民、被村民说‘中听不中用’。”谈到包地的初衷,王晓奕腼腆地笑了。

  •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年过八旬的曲周县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是个闲不住的人。说他闲不住,是指他几十年来始终对新技术、新科技保持敏感,始终相信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能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

  • “爱折腾”的老支书——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二

    在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曲周结缘46年的故事中,老支书王怀义的几次“折腾”加深了这段“缘分”。在曲周县王庄村村口,记者见到了年逾八十的王怀义。因为曾担任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支书”。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