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表演艺术家黄宗英去世,她曾说: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艺术

2020-12-14 11:26 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 据“上海文联”14日消息,今天凌晨三点二十八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逝世,享年95岁。

“从小我没想当演员却当了演员,没想当作家却当了作家。”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艺术,我的艺术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真实不变的人生!”

——黄宗英

1925年7月13日,黄宗英出生于北京。9岁那年父亲病故,家道由是中落,经济拮据,“我小小年纪整日做着养家孝母供兄弟上学的梦”。

1941年,16岁的她只身来到上海投奔大哥黄宗江,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上海职业剧团。不久,话剧《蜕变》中的一位女演员临时缺席,黄宗英作为替补救场,从此开始了舞台生涯。

她陆续主演了多部话剧,声名渐起。尤其是1942年的喜剧《甜姐儿》令她红遍了上海滩,成为万众追捧的舞台明星。

1946年她和谢添主演了生平第一部电影《追》,由舞台走上了银幕。正因为她在这部作品中的精彩表现,导演陈鲤庭决定邀请她担任影片《幸福狂想曲》的女主角,赵丹任男主角。影片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和舆论界的好评。

也是因为这部电影,黄宗英与年长她十岁的赵丹擦出了火花,电影中的幸福狂想曲余音未了,现实中的爱情进行曲悄然奏响。1948年,黄宗英和赵丹结为夫妇。他们既是生活中的比翼鸟,也是银幕上的双飞燕。除了他俩的定情之作《幸福狂想曲》,黄宗英的其它几部代表作品《丽人行》《乌鸦与麻雀》《聂耳》,也都是与赵丹合作的。

尤其是开拍于解放前,完成于解放后的《乌鸦与麻雀》,黄宗英在其中扮演一名国民党小官僚的情妇,时而妖媚轻浮,时而凶神恶煞。这与她之前的银幕形象反差极大,展现出不凡的演技。

“我不是胆小的人,也不是勇敢的人。我只不过想用笔向社会说话。”

“植物界没有两片叶脉相同的叶子,可是人界,却有许多命运相同的人。”

——黄宗英

黄宗英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和诗情画意。上世纪50年代之后,作为演员的黄宗英渐渐淡出,作为作家的黄宗英却如鱼得水,特别是在报告文学领域更是成绩斐然,《小丫扛大旗》《新泮伯》《特别的姑娘》《美丽的眼睛》《橘》《大雁情》……读者反响热烈,并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黄宗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报告文学的特殊性质,注定了黄宗英必须放弃安稳舒适的生活,东奔西走,翻山越岭,甚至风餐露宿,去往各地体验生活,而她全心投入,乐此不疲。在她的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写于1983年的《小木屋》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篇,讲述的是女科学家徐凤翔致力于建设高原生态研究站的故事。1985年,中央电视台为《小木屋》摄制专题片,她又随摄制组再度入藏。影片在第二十八届纽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电视记录片铜奖。

1990年,黄宗英临危受命,出任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外景主持人,和一伙才20出头的年轻人,一起西行挺进罗布泊。年逾花甲的她追随着古长城的遗迹,辗转跋涉于茫茫草原、漫漫戈壁,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黄宗英总是不断地把惊奇放在人们面前。

1994年,69岁的黄宗英第三次跟随徐凤翔入藏考察,不料却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几乎到鬼门关转了一遭。躺在病榻上,她写了一篇小短文,题目叫《我不后悔》。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