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养老服务有了“新标尺” 乐享“夕阳红”美好愿景进一步照进现实

2025-11-27 00:30 央视网

来源标题:养老服务有了“新标尺” 乐享“夕阳红”美好愿景进一步照进现实

11月26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会获悉,为持续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民政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下一步,将以新版《标准体系指南》发布为契机,加快推动重点核心标准研制工作,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相较于2017版,新修订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的将子体系从三个扩充为四个,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管理标准体系。

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主要用于统一养老服务领域基础性、通用性概念和范围。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主要用于规范养老服务内容及具体要求。服务保障标准体系主要用于规范支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运行的人员培训、岗位设置与配备、环境建设、设施设备、科技助老、信息化、老年用品等保障要素。服务管理标准体系主要用于规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出入院、标准体系建设、纠纷处理、服务质量监测、服务机构评价、信用管理、服务安全风险防范、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内容。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张军: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全面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体系框架、要素保障等依然存在短板。比如,标准供给结构不平衡不充分,推荐性标准多,强制性标准少,部分在研养老服务标准质量不够高,指导性趋于弱化。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探索研究力度,加快解决。下一步,将以新版《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发布为契机,加快推动重点核心标准研制工作,突出“快”“优”和“强制性”,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紧跟“银发经济” 增加旅居养老服务等指标

发布会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养老服务不断拓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将进一步聚焦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聚焦老年人刚性服务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与住建、卫健、文旅、体育、家政、教育、金融等行业资源融合发展。

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甄炳亮: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增了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特别是在服务提供部分,充分考虑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场景的特点,规范了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项服务,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紧跟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增加“委托咨询服务”“旅居养老服务”等指标。

此外,《标准指南》聚焦“加快适老住宅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政策文件要求,增加了“适老化改造服务”“安全管理”“科技助老”等指标。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 王玉环: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持续加强同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强化《标准指南》的贯彻实施。加快基础通用、行业急需、更新升级类养老服务标准研制,特别是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质量安全、智慧养老、旅居养老等紧贴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标准研制。建立易操作、可验证的工作规范,使标准成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质量提升和供需适配的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聚焦老年用品 加快适老标准研制

发布会上记者还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已累计发布262项与适老化、无障碍相关的国家标准,未来将加快康复辅助器具等重点领域适老标准研制。

截至今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已累计发布262项适老化、无障碍相关国家标准;发布老年用品相关国家标准13项,包括适老家电、适老家具、老人鞋、老视成镜、成人纸尿裤等产品。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 王玉环: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继续强化老年用品和服务标准的统筹,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可感可及的康复辅助器具、纺织服装、家居家电、公共设施、智能产品、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适老标准研制,为广大群众安享幸福晚年提供标准助力。

责任编辑:黄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