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绰号“邓半吊子”:管理严格不讲人情(5)

2015-10-16 13:29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邓世昌绰号“邓半吊子”:管理严格不讲人情

甲午海战中的广东人

戚俊杰:广东将士发挥重要作用

“在整个近代中国海军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水师学堂建在福州,但是因为离得不远,再加上有不少学生到那里学习过,所以在甲午海战期间,无论是广东水师的舰船,还是广东籍的海军军士,都发挥了应有的抗敌作用。”戚俊杰说。

他告诉记者,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从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到一般军官,包括广大的士兵,从现有史料看,邓世昌是唯一一个没有瑕疵的爱国将领,称他为民族英雄,毫不过分。

“从这些情况来看,我始终认为,甲午海战失败了,但是绝大部分海军将士在国家受到侵略、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是敢于英勇奋战的,而且屡挫强敌,虽然最后没能打退敌人的进攻,没能挽救失败的命运,主要的责任不能完全由他们承担,这是历史的公正。”

陈悦:广东舰作战很玩命

“在参战舰船中,‘致远’、‘平远’以及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乙’、‘广丙’,是表现最猛的五艘舰。”陈悦说,在黄海海战混战中,李和所率的“平远”舰,发现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西京丸”正在攻击已经搁浅的“扬威”号,当即冲上去支援。舰员将炮口对准“西京丸”,一枚260毫米炮弹向“西京丸”射出去。尽管炮弹准确地命中了“西京丸”的船腹,但是却没有爆炸。

此外,他告诉记者,由于部分省份水师学堂的风气不开,认为年轻人应该好好读书,最后走上仕途,而不是当兵卖命,这也让广东等其他省份的热血青年能够有机会投身报国。当时的北洋水师中,高级军官除了有数量较多的福建籍军官,还包括了广东、江苏、直隶等其他籍贯的军官。而在兵勇方面,则主要是山东人和浙江人居多,这些兵勇往往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葬身沙场,连后人都没有留下。他们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烈士。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