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70定都记 | 清洁古城

2019-09-17 05:36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清洁古城

北平解放之初,军管会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对旧政权及人员、物资的接收。时任北平市市长兼军管会主任的叶剑英,对许多难题都早有预案,唯有一个 “敌人”,是他事先没料到的,那就是北平的垃圾。

“消灭一切混乱现象”

高汉是北平入城式摄影队的制片主任,为了在影片中不至于垃圾遍地,他天天在城里转,确定拍摄地点,选择拍摄角度,可费了劲了。

1949年入城的士兵们,初进皇城,眼前的景象,不免让他们颇为失望。只见高高的城楼破败不堪,天安门前的杂草有一人多高,厚厚的,已经风干的垃圾埋住了民房,河边一股霉臭味扑鼻而来。

这一派萧条的景象,显示出旧北平的衰败和凄凉。自1928年北京改名降为特别市,至1949年,北平时期共21年。这个时候,北平成了一座闲散、凋敝的停留在明清时代的古城。斯诺不好意思说它残破和落后,只说:“北平是命运将尽的一种奇观,一种中世纪的残余。”

2月12日,北平各界在天安门集会,欢庆解放。这一天恰逢农历正月十五,应该是“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但实话说,此时的天安门城楼,气味的确很浓,但绝不是什么好闻的气息。北平市领导班子的脚下,就是积存了几十年无人打扫的鸽子粪。

在城楼之上,叶剑英慷慨激昂,誓言将“消灭一切混乱现象”。随着叶剑英的呐喊,北平向垃圾宣战了,这成了市政府进城后在市政建设上干的第一件事。

清洁运动委员会

3月8日,市政府开展清洁卫生运动。正如北平市副市长徐冰所说:“清洁运动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积存垃圾彻底清除。但清洁运动是突击工作,应该争取时间,迅速完成。”“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听着是一个机构,实际上则联合了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商会、市学联,以及警备司令部、纠察总队等二十多个单位。

一个大扫除,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说实话,由于国民党的长期“不作为”,北平积存垃圾多少?每天又要新生多少垃圾?这样的基本数据都没有。住在东皇城根的一位市民感叹地说:“我们的房子埋在垃圾里十几年了!”所有的城门楼子,除了还能剩个城门之外,楼子,几乎都被垃圾埋了。垃圾像页岩一样层层叠起来,里面甚至还有明清时留下来的“文物”。

搞卫生也不能蛮干,运动开始之初,先以旧时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将城区分为12个,内7外5,另有8个近郊区。在每一个区划,清洁运动委员会都设置了区分会,各自统计,归纳上报。

最终测算出来的数字,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捂在北平城里的垃圾竟然有将近30万吨。当时北平的面积是700平方公里,人口将近200万,30万吨垃圾要是分摊的话,就是每平方米地面上将近一斤,人均300斤。

这还没算“皇城”,也就是故宫的垃圾。据当时的报道:“1949年初北平解放不久,当博物院委员会重返故宫时,发现里面杂草丛生垃圾成山,有些建筑甚至被半埋在沙土里。”

出城军民捎带垃圾

3月24日,在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前一天,轰轰烈烈的垃圾清运行动正式开始。叶剑英在动员大会上讲话:“假如清洁运动能够获得成绩,那么经过这一运动之后,人民群众会认识到人民政府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权,而且也能发现各街各闾中进步的积极分子,从而联系到以后区街政权的建立更容易巩固。”

30万吨垃圾,谁来搬?当时管专业的清洁工叫清洁夫,每名清洁夫能够负担100户人家的日常垃圾清运,北平城295410户,就需要3000人。但实际上满打满算只有1800人。

人员欠缺还不是最棘手的问题。驻守北平的解放军第41军军代表在会上就表示了,在必要的情况下,军队可以全力配合。可干活的家伙儿也缺啊,档案上写得清楚,清运垃圾专用的小推车,共计1400辆,但能用的只有600辆。

在人力物力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垃圾清运开始了。所谓清运,第一阶段的关键字是“清”,第二阶段的重点是“运”。

在第一阶段,老百姓“各扫门前土”,市政府组织力量清街清巷,然后把垃圾运到指定场所。这种指定场所,全市共计28处,大都集中在交通便利、居民比较集中的内城7区,比如第一区的东安门河沿、东城根;第三区的安定门内东城根、皇城根河沿;第四区连接阜成门和西直门的北顺城街;第五区的后海南河沿等等。

把垃圾集中堆放是为了早日运走,但却引得群众怨声载道,在《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工作总结》里,并没有回避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混乱:

区分会把户存垃圾运到指定点后,却迟迟没运出城。群众看见垃圾还在,就开始怀疑政府的决心了。各区分会急于完成任务,又各自为政,甚至把垃圾运到了别的区。

为什么垃圾没有尽快运出城呢?原来当时最缺的是车和汽油。为此,军管会做了硬性规定:举凡汽车、人力手车、兽力车、排子车等等,无论公私,要出城,必须协助捎运垃圾。

最得力的要数排子车,这种大车,人拉的时候叫排子车,稍微改装就成了马车、牛车,利用它来运垃圾,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丝毫不逊于汽车。

消纳垃圾填壕沟

虽然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开国大典将在北平举行,但被垃圾折磨了好几代的北平市民,都自发加入清运队伍。正应了叶剑英的那句话: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清洁自己的家园,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清出城的垃圾又到哪去了?“消纳垃圾”在今天都是世界性难题,那时却被创造性的解决了。围城时,双方都挖了不少战壕,壕沟里能跑汽车坦克,面积极大,四通八达。如今北平解放了,用这些壕沟来消纳垃圾,不正是变废为宝嘛。

当年就是用这些垃圾,不仅填平了城里城外的坑坑洼洼,战壕沟道,还垫出了一条从北平通顺义的公路。老百姓说:“旧社会穷人走路都困难,新社会给我们开了路。”

这次清运历时91天,发动群众7万多人,共运走垃圾201638吨,此后又经1949年11月和1951年3月的两次清洁大扫除,多年沉积在北京城内的60多万吨垃圾终于被清运一空;1949年8月,市政府又颁布了《城市存晒粪便处理办法》,用5个月的时间把城区粪场、粪坑内积存的61万吨粪便搬出了城。

“还北平以清白”,叶剑英说到做到了。而这场运动的影响,也超越了运送数字,超越了卫生层面,让普通人体会到新社会的新气象。二区居民反映“人民政权是给人民办事的,不像国民党心都黑透了,借个名义弄两个钱就完……”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