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中国> 正文

鄱阳湖再现明代“千眼桥”

2019-10-23 03:38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鄱阳湖再现明代“千眼桥”

近日,由于遭遇旱情,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提前两个月进入枯水期,一条近3000米长的明代古桥也露出水面。北京青年报记者22日了解,这座古桥在丰水期会没于水面以下,枯水期偶尔露出水面,近年来曾多次露出水面,而今年露出水面的桥体部分比较完整。

据国家减灾办10月22日消息,10月21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安徽、江西近期严重旱灾,分别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旱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工作。而这次旱情也影响到了鄱阳湖水域,由于水位降低,鄱阳湖大面积湖滩裸露,一座近400余年的明代古桥也露出了水面。

据江西九江文物部门资料介绍,这座古桥名为千眼桥,位于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至九江庐山市的湖床上,以前,鄱阳湖遇丰水期时百姓过湖可以乘船,而枯水期过河则非常困难,因此在明代崇祯四年,开始修建该桥,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

记者了解,该桥长2657.2米,是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桥的泄水孔有900多个,因而被称为千眼桥。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