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资政集众智 凝聚共识促发展——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谈新时代政协履职

2019-03-10 19:33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建言资政集众智 凝聚共识促发展——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谈新时代政协履职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0日以“政协委员谈新时代政协履职”为主题召开记者会,赖明、吴为山、潘建伟、霍启刚、石红委员分别从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委员履职与日常工作统筹兼顾、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

赖明委员:紧扣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需要更好地凝聚力量,团结奋斗。全国政协委员履职要紧扣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特别是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

赖明说,做好双向发力,必须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做好释疑增信,凝聚人心。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特点。要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人民政协正确发声,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提案的质量,赖明表示,提案工作在政协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提案质量,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围绕老百姓的关切;必须深入调研,深入基层认真了解情况;要从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上着眼;要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出来。

吴为山委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在回答记者关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提问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优秀的中国文化不仅仅在中国有影响,也是世界人民所需要的,因为中国文化包含的普遍的情怀、智慧、创造力,为全人类共享。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外国人的喜欢,是因为所依赖的、所根植的中国文化受到世界的喜欢。

吴为山表示,作为雕塑家,30多年来,他以中国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为素材进行创作,这些人物饱含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中华文化的优秀会在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创造中体现。

潘建伟委员:通过政协大平台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有效建议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和中科院院士,如何统筹兼顾好委员履职、民主党派工作和科研工作?潘建伟说,在量子信息科学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这就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也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国家相关部委和企业的支持与协作。结合自身工作建言资政,对国家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战略布局提出建议,本身就是自己的工作。

潘建伟介绍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一些情况,目前已经把星地之间密钥的成码量在过去两年中提高了40倍,1秒钟大概能够传送40万个密钥,这已经能满足应用部门的一些初步安全通信需求。量子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科普工作。信息安全不仅对国家非常重要,对个人来说也非常重要。量子通信作为在原理上可以提供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手段,可在未来大幅度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目前在国家的支持下,正在努力扩大量子信息技术的覆盖范围,通过降低成本,争取早日惠及大众。

 霍启刚委员:助力香港青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谈及如何做好“委员作业”时,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我毕竟是新委员,去年第一次踏入政协的舞台,所以还有很多上升空间、学习空间。”作为一名港澳委员,还要发挥双重积极作用。

霍启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青年而言是发展机遇。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好大湾区的故事,给青年树立信心;要更精准、高效地举办更多交流活动,提升香港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霍启刚说,体育事业的新时代使命是全民体育、全民参与、全民健康,应该做更多的“体育+”,把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结合起来,集思广益,让体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石红委员:为精准扶贫贡献智慧和力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石红分享了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经历。

石红说,5年多来,湘西自治州探索出以十八洞村为样板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截至2018年,全州累计减贫55.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十八洞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于2017年2月全部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28元。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湘西自治州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石红说,作为一名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她义不容辞地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是参与者、见证者和亲历者。“过去一年,我几乎每个月都要下到我所联系的双龙镇,去走访和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双龙镇的27个村我全部走遍,有的村一个月就要走三次。”

石红说,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务实上求实效,脱贫以后还要坚持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不脱,我们就一定能走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路子。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作者:黄小希、胡浩、吴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