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俊:发展冰雪经济 助力“三亿人上冰雪”

2019-03-11 01:00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刘启俊:发展冰雪经济 助力“三亿人上冰雪”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政府区长刘启俊做客新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他表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神农架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冰雪经济。

刘启俊介绍,神农架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域,森林覆盖率较高,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三峡库区的绿色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地位举足轻重。同时,神农架也是华中屋脊,全年积雪时间长达100天,是开展冰雪运动的理想胜地。

刘启俊说,神农架始终遵循生态保护规律、边远山区发展规律、旅游经济规律,2018年,在实现林区脱贫摘帽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了进一步保护。“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我们率先通过省级立法进行保护,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修建了25处生物廊道,建立了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等。如今一些珍稀动物在神农架随处可见。”

绿色生态,正成为神农架旅游的金字招牌,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来自神农架林区政府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神农架游客接待量由400多万人次攀升至159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由10多亿元增至近60亿元。云雾茶、百花蜜、生态酒、富锶水、高山菜、中草药等广受游客青睐。

“不仅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渐渐成为神农架的金山银山。”刘启俊说,用白雪换“白银”,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不仅仅是住宿,火爆的冰雪旅游产业让神农架人看到冬季旅游的发展前景。神农架的“冷资源”正全面爆发出“热能量”。

“神农架被誉为‘北纬31度的绿色奇迹’,是长江与汉江的分水岭,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峰超过3100米。神农架特殊的纬度、温度、湿度、海拔条件,使其雪质接近欧洲阿尔卑斯山,冬季月平均温度为-1℃至-4℃,全年积雪时间超过三个月,是开展冰雪运动的理想地。”刘启俊说,神农架的冬天曾经是漫长的苦寒之冬。如今,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赏雾凇、观雪景、玩滑雪、品美食,连续4年,神农架滑雪经济都以80%的速度增长,成为华中地区冬季旅游的亮点和品牌。

刘启俊介绍,神农架已建成5座滑雪场,2018-2019年雪季接待人次达到30万,成为“观察南方雪上运动发展”的窗口。

早在2004年,神农架就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北雪南展”计划,在海拔2380米的高山上建起滑雪场——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海拔高、山林密、雪季长、雪质优的神农架,冰雪资源带动了周边地方。目前,神农架林区的5家滑雪场,加上附近的保康县2家、房县1家,环神农架地区这8家滑雪场占据湖北滑雪半壁江山。

“经过15年发展,湖北全省已有16家滑雪场,还有4家在建,成为‘三亿人上冰雪’的有力推动者。”刘启俊建议国家加大对湖北冰雪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把神农架打造成我国“北雪南展”的重要基地。

“从地形上看,湖北三面环山,周围有武当山脉、大巴山东端、武陵山、大别山等环绕,这是很多省份没有的地理优势,也是湖北发展冰雪旅游经济的天然优势。”刘启俊说,目前湖北滑雪场数量在中部、南部各省都是遥遥领先的。

“滑雪运动是冰雪旅游的核心项目之一,中国人的滑雪普及程度并不高。”刘启俊认为,随着“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发布以及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利好,滑雪运动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刘启俊说,南方滑雪场多依托景区而建,配套冰雪休闲、森林康养、度假别墅等多种业态,滑雪是补齐吸引冬季游客的一个手段。“一些中小雪场竞争激烈,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中型、大型滑雪场,软硬件及配套设施还需要提档升级;初次滑雪人群变为滑雪爱好者的转化率仅有1%,远低于国外的20%;严重依赖外省教练,且教学标准良莠不齐。”

刘启俊建议,希望国家将冰雪运动与生态旅游、全民健身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建设雪场、冰场,发展壮大冰雪经济。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中小学部分体育课从操场“搬”进滑雪场,以冰雪运动项目为特色,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课程内容,让孩子们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